-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验15迈克耳逊干涉仪使用
实验15 迈克耳孙干涉仪的调节与使用
19世纪末,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孙(A.A.Michelson)为测量光速,依据分振幅产生双光束实现干涉的原理,设计制造了迈克尔孙干涉仪这一精密光学仪器。迈克尔孙与其合作者用这仪器完成了相对论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以太”漂移实验,实验结果否定了“以太”的存在,为爱因斯坦建立狭义相对论奠定了基础。
在近代物理学和近代计量科学中,迈克尔孙干涉仪不仅可以观察光的等厚、等倾干涉现象,精密地测定光波波长、微小长度、光源的相干长度等,还可以测量气体、液体的折射率等。迈克尔孙190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迈克尔孙干涉仪的基本原理已经被推广到许多方面,研制成各种形式的精密仪器,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近年来,美国物理学家正在用40m×40m的迈克尔孙干涉仪探测引力波。
1 [实验目的]
1.1了解迈克耳孙干涉仪的基本结构,学习其调节和使用方法。
1.2观察各种干涉条纹,加深对薄膜干涉原理的理解。
1.3测定激光的波长。
2 [实验仪器]
迈克耳孙干涉仪(WSM-100型),多束光纤激光器,钠光灯。
3 [仪器介绍]
WSM-100型迈克耳孙干涉仪的主体结构如图16-1所示,主要由底座、导轨、拖板、定镜、读数及传动系统、附件等六个部分组成。
3.1底座
底座由生铁铸成,较重,确保证了仪器的稳定性。由三个调平螺丝9支撑,调平后可以拧紧锁紧圈10以保持座架稳定。
3.2导轨
导轨7由两根平行的长约280毫米的框架和精密丝杆6组成,被固定在底座上精密丝杆穿过框架正中,丝杆螺
距为1毫米,如图16-2所示。
3.3拖板部分
拖板是一块平板,反面做成与导轨吻合的凹槽,装在导轨上,下方是精密螺母,丝杆穿过螺母,当丝杆旋转时,拖板能前后移动,带动固定在其上的移动镜11(即M1)在导轨面上滑动,实现粗动。M1是一块很精密的平面镜,表面镀有金属膜,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垂直地固定在拖板上,它的法线严格地与丝杆平行。
M1倾角可分别用镜背后面的三颗滚花螺丝13来调节,各螺丝的调节范围是有限度的,如果螺丝向后顶得过松,在移动时可能因震动而使镜面有倾角变化,如果螺丝向前顶得太紧,致使条纹不规则,严重时,有可能将螺丝丝口打滑或平面镜破损。
3.4定镜部分
定镜M2与M1是相同的一块平面镜,固定在导轨框架右侧的支架上。通过调节其上的水平拉簧螺钉15使M2在水平方向转过一微小的角度,能够使干涉条纹在水平方向微动;通过调节其上的垂直拉簧螺钉16使M2在垂直方向转过一微小的角度,能够使干涉条纹上下微动;与三颗滚花螺丝13相比,15、16改变M2的镜面方位小得多。定镜部分还包括分光板G1和补偿板G2。
3.5读数系统和传动部分
3.5.1移动M1镜的移动距离毫米数可在机体侧面的毫米刻尺5上直接读得。
3.5.2粗调手轮2旋转一周,拖板移动1毫米,即M1移动1毫米,同时读数窗口3内的鼓轮也转动一周,鼓轮的一周被等分为100格,则鼓轮每格0.01毫米,读数由窗口上的基准线指示。
3.5.3微调手轮1每转过一周,拖板移动0.01毫米,从读数窗口3中可看到读数鼓轮移动一格,而微调手轮的周线被等分为100格,则微调手轮每格表示为0.0001毫米。
最后读数应为上述三者之和。例图16-3迈克尔孙干涉仪的读数应为 33.28537mm 。
4 [实验原理]
迈克耳孙干涉仪简化光路图如图16-4所示。M1和M2是在相互垂直的两臂上放置的两个平面反射镜,这两个经过精密加工的平面反射镜背面都有三个调节螺丝,用来调镜面的方位,M2是固定的,M1由精密丝杆操纵可以沿着臂前后移动,移动距离由读数系统读出。G1是分光板,在它的一个面上镀了半反射膜,放在M1和M2光轴的相交处并且与它们各成450角,通过G1的光可分成振幅近乎相等的反射光1与透射光2。G2也是一块平板玻璃,不但和G1平行放置,而且厚图16-4 迈克耳孙干涉仪简化光路图度和折射率都和G1相同,它的作用是补偿两路光线的光程差(因为光线1在运行过程中多通过G1两次;同时,当使用白光光源时,
补偿G1的色散。),所以G2又称补偿板。
迈克耳孙干涉仪的相干过程是从光源S发出的一束光,射向分光板G1,因分光板的后表面镀了半透膜,光束在半透膜上反射和透射分成互相垂直的两束光。这两束光分别射向相互垂直的定镜M2和移动镜M1,经M1、M2反射后,又汇于分光板G1,最后光线朝着E的方向射出。由于这两束光都来自光源上同一点,所以是相干光,在E处可以观察到干涉图样。图16-4中M2′是定镜M2为半透膜表面G1所成的虚象。两束光在E处的干涉可等效为由M1和M2′反射的光线所形成的。当M2′与M1平行且相距为d,干涉图样与厚度为d的空气膜所产生的干涉是等效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