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莆田市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doc

2017-2018学年莆田市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莆田市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 福建省莆田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一)古诗文背诵默写(12分) 1、古诗文默写。 (1)峨眉山月半轮秋,。(李白《峨眉山月歌》) (2),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崔九堂前几度闻(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不知何处吹芦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6)学而不思则罔,。(《lt;论语gt;十二章》) (7)《观沧海》中交代观沧海地点的诗句是:,。 (8)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将羁旅漂泊的游子的悲痛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的句子是:,。 (9)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二)语言运用(8分)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秋日湛蓝的天空显得奥秘而又深邃,贮()蓄已久的热浪喷涌而出,热烈而粗犷()的。气温仍páihuái(),不舍得与夏日绝别。 (1)请根据文中括号处的拼音写出相对应的词语:、(2分) (2)请根据文中括号处的词语写出相对应的拼音:、(2分) (3)文段中有一处错别字,请找出并更正。(1分)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照节气而来的,,。。,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 ①也就是说,北国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②而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 ③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鹜 ④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 A.②④①③B.①③②④c.②④③①D.①②④③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5分)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这是一首抒写(情感)的五言律诗。(2分) 5.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颔联“阔”写出春潮水涨之景,“悬”描写舟顺风而行之态。 c.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新旧交替的自然理趣。 D.全诗写景逼真,叙事确切,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二)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6-8题。(16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节选自王安石《伤仲永》) 【乙】宾客诣①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②,二人进火③,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箄④,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⑤?”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箄,饭今成糜⑥。”太丘曰:“尔颇有所识⑦不?”对曰:“仿佛志⑧之。”二子俱说,更相易夺⑨,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诣:拜见。②论议:这里指谈论玄理。③进火:烧火。④箅bì:蒸饭的器具,使米不至于落入水中。著箅,放竹箅。⑤馏:蒸饭。⑥糜:粥。⑦识:所收获的知识。⑧志:记得。⑨更相易夺:互相改正错误。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2)太丘舍去() (3)元方入门不顾()(4)俱委而窃听()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8.“读文品人”,请通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题。(6分) (1)乙文中,陈元方兄弟俩为什么会蒸饭成粥?(用原文的句子回答)(2分) (2)结合甲乙文,简单分析元方从小就如此聪明善辩的原因。(4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1题。(12分) 活下去,需要多少智慧? 邢肖毅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为,生命存在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将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可以说,生命最高程度的智慧便在于——活下去。为此,动物们进化出了各种神奇的求生技巧。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凄风苦雨的冬天让很多动物悄悄隐匿了起来,蝉便是其中之一。 蝉的一生几年到十几年不等,而出现在阳光下的日子却仅仅只有一个夏天,其他的时间都潜伏在黑黢黢的土壤中,在暗无天日中养精蓄锐。它们在漫长的岁月中苦熬到性成熟,参与交配,延续生命,然后很快便死去。 为什么蝉选择这么一种生活方式呢? 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动物都可以捕食蝉,这其中就包含我们人类

文档评论(0)

wdjp118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