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损伤病人的护理精选
第八章 损伤病人的护理
病因分类
1.机械性损伤:又称创伤,为损伤最常见的原因。
2.物理性损伤
3.化学性损伤
4.生物性损伤:除可引起局部机械性损伤外,还可经伤口带入毒素和致病微生物。
伤口修复过程
①炎症反应 约3~5日
②组织增生和肉芽形成 1~2周
③组织塑形 约需1年
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
①年龄②营养状况③慢性疾病④药物⑤伤口因素
伤口愈合的类型
①一期愈合
②二期愈合
治疗和护理创伤,应采取恰当措施,创造条件,争取达到一期愈合。
第一节 创伤病人的护理
分类
1.闭合性创伤:损伤处皮肤或黏膜完整性保持良好,无开放性伤口。常伴有深部器官损伤。
(1)挫伤(2)扭伤(3)挤压伤:挤压综合征(4)爆震伤(冲击伤)
2.开放性创伤:受伤部位皮肤或黏膜完整性遭到破坏,深部组织经伤口与外界相通。
(1)擦伤(2)刺伤(3)切割伤(4)裂伤(5)撕脱伤(6)火器伤
护理评估:健康史
应询问有无锐器、弹片、钝性暴力及高气浪等暴力作用于身体
了解受伤的时间、部位、所处姿势以及伤后处理经过
身体状况
1.局部表现
一般均有疼痛、肿胀、瘀斑和功能障碍
严重创伤并发休克时病人常不诉疼痛;内脏损伤所致的疼痛常定位不确切。为避免漏诊或误诊,创伤引发的体腔内疼痛,在确诊前慎用麻醉止痛剂。
严重肿胀可致局部组织或远端肢体血供障碍,出现远端肢体苍白、皮温降低。此时必须及时切开减压。
神经或运动系统创伤所致的功能障碍,对诊断有定位价值。
开放性创伤者还可见到伤口和出血
合并重要的神经、血管及内脏损伤表现
2.全身反应
轻者无明显全身表现
重者可有发热、脉快、血压升高、呼吸加快、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表现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必须具有以下两项或两项以上的体征:①体温>38℃或<36℃;②心率>90次/分;③呼吸>20次/分或PaCO2<32mmHg;④白细胞数>12.0×109/L或<4.0×109/L或幼稚细胞>10%。
SIRS不一定由致病菌引起,严重创伤等非感染因素也可诱发。
SIRS严重者可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和血细胞比容检查可了解失血情况及感染情况
尿常规可提示泌尿系统有无损伤
血液电解质化验和血气分析可了解体液平衡失调状况
2.穿刺及导尿检查
胸腹腔穿刺检查可用以判断内脏受损破裂情况
导尿检查可帮助诊断尿道、膀胱损伤
3.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证实骨折、气胸、气腹等
超声检查可诊断胸、腹腔内的积血及肝脾包膜内破裂状况
CT检查可辅助诊断颅脑损伤和某些腹部实质性器官、腹膜后损伤
MRI有助于诊断颅脑、脊柱、脊髓等损伤
护理措施:
(一)急救护理
原则:保存生命第一,恢复功能第二,顾全解剖完整性第三。
1.迅速抢救生命
2.维持呼吸道通畅
3.包扎伤口及止血
4.妥善固定骨折
5.稳妥转运病人
(二)软组织闭合性损伤的护理
1.一般护理
抬高患肢15°~30°、包扎固定、局部制动
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必要时遵医嘱静脉营养及补液
2.病情观察
注意局部症状、体征的演变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了解深部组织器官损伤情况
3.治疗配合
①小范围软组织创伤24小时内给予局部冷敷、24小时后热敷和理疗
②对血肿较大者,应在无菌操作下穿刺抽吸,并加压包扎
③必要时可遵医嘱外敷中西药物,以消肿止痛
④病情稳定后,可指导病人配合理疗、按摩和功能锻炼,促进功能恢复
(三)软组织开放性损伤的护理
1.术前准备 按手术要求做好必要的术前准备工作
2.术后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警惕活动性出血等情况的发生;观察伤口情况;注意伤肢末梢循环情况。
3.治疗配合
①防治感染: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
②防治休克:按医嘱给予输液、输血
③伤口护理:保持敷料干燥,及时换药、抬高患肢、适当制动
④功能锻炼:促进功能恢复和预防并发症
第二节 烧伤病人的护理
烧伤的主要致死原因有窒息、烧伤后全身感染和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本节主要讨论热力烧伤。
热力烧伤的病理变化,取决于温度和作用时间,同时烧伤的发生、发展与个体条件有关。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受伤史:区分是何种原因导致烧伤。了解热原种类、温度、受热时间;了解是否合并骨折、软组织损伤、器官损伤;了解烧伤现场情况和伤后急救措施;了解既往病史和近期健康状况。
影响伤情的因素:小儿、老年人、孕妇及活动不方便者是发生烧伤的高危人群;某些消防设施和意识薄弱的地方,也是引起烧伤的常见社会因素。
(二)身体状况
通过对烧伤程度、烧伤病程的估计,全面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和危险性、病情的严重性和预后。
新九分法适用于较大面积烧伤的评估;手掌法适用于较小面积烧伤的估测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锂离子电池项目投资计划书(范文).docx
- 2025贵州铁路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3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VIP
- 《工业软件测评通用程序及要求》征求意见稿.pdf VIP
- 2024年可持续膳食系列报告:菜谱碳足迹-龙吟研究室-2024-63页.pdf VIP
- 家居行业全景剖析.pptx VIP
- 反间谍安全防范工作总结.docx VIP
- 河南各市(精确到县区)地图PPT课件(可编辑版).pptx
- 住院患者的VTE风险和防治.pptx VIP
- 2025贵州铁路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35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五四学制)(解析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