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细数固态硬盘的优缺点精选.pdf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数固态硬盘的优缺点精选

逆势而行 细数固态硬盘的“七宗罪” 近段时间固态硬盘炒得火热,许多人都想趁机入手一块SSD享受 “秒开”的快感,各路大小厂商也发现了这个商机争着抢着来啃这块 “大蛋糕”——因为固态硬盘制作的门槛实在太低了:PCB板+闪存+ 主控芯片,再加上一个外壳,OK,完工!似曾相识?对,就像某地“手 工制作”的U盘泛滥成灾一样(当然现在还没达到那个程度,主控芯片 需要授权购买,不然SSD真的可以拿来垫桌角了)。但今天讨论的重 点不是国内山寨联盟何时推出“手工SSD大作”,而是要给这逐渐升温 的市场泼一泼冷水——细数固态硬盘的“七宗罪”。 罪状一:固态硬盘容易坏 这是固态硬盘最受关注的“缺陷”之一,固态硬盘作为一种储存介质, 稳定性自然要放在首位。想当初小编我的第一个硬盘崩溃的时候,我 整个人也随之崩溃了——辛辛苦苦攒了几年的图片素材、工作文档、 程序源码……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当时气愤得想把电脑砸个稀巴烂(幸 好没砸,不然损失更大) 固态硬盘虽说没有传统硬盘那样的机械结构,不存在磁头老化、 磁盘坏道等问题,但由于采用了闪存(NAND Flash)作为存储介质, 其有限的擦写次数(P/E)是一大硬伤。以32nm工艺的闪存芯片为例, 固态硬盘常见的MLC闪存颗粒理论擦写寿命约为 5000-10000次。 1 罪状二:“寿命”短 什么是P/E? 闪存完全擦写一次叫做1次P/E,因此闪存的寿命就以P/E作单位, 像常见的32nm MLC闪存芯片的寿命就为5000-10000P/E。需要 注意的是这里的P/E与我们常说的读取写入的概念不同,闪存完全写 满再清除才算一个P/E。 现阶段固态硬盘均采用MLC作为主力闪存芯片,平均擦写次数为 5000-10000次,价格嘛,你看现在的固态硬盘卖多少钱就知道了。 而且,别看 MLC的理论寿命有5000-10000 P/E,实际上不同批次 2 芯片之间的体质差异可以很大,寿命远低于5000P/E,这一点我们 后面会讲到。 相机的高速CF 卡、早期的高性能U 盘……作为临时的便携式存储设 备,MLC 足以胜任,但如果要当硬盘使用,MLC 相比机械硬盘还是 “脆弱”了些:传统硬盘的将数据记录在磁层上,理论上可以经受无数 次的读写操作而不会有磁失效的危险,显然闪存做不到这种程度。 有人说固态硬盘想要真正降价除非使用TLC作为储存介质,TLC 是什么?大街上随便捡一个山寨U盘、拿出你手机里的TF卡,里面的 闪存颗粒就是TLC,平均擦写次数在500次左右。这种芯片目前仅适 用于对读写速度要求不高,只保存临时数据甚至只读不写的领域。 3 TLC满地都是,但想应用在固态硬盘还需努力 那么,怎样缓解闪存的损耗问题呢?这就要看主控芯片的能力了,随 着技术的发展和固件算法的进步,一定程度上延长了闪存芯片的使用 寿命。现阶段 TRIM 指令、磨损平衡(WL)已经被普遍应用,相信到 时候TLC 正式入驻SSD 也不是什么难事(价钱会下降30%以上)。 但究竟能“延寿”到什么时候,谁也说不准,就像身边带上了一个定时 炸弹,随时可能被引爆。安全起见,各位还是记得及时备份重要文件 吧。 罪状三:数据丢失不可恢复 “老大,我的硬盘崩溃了!开机无法识别,里面有很重要的资料, 求救啊~~”“没问题,我带你去电脑城做数据恢复……等等,你用的 是SSD吧?”

文档评论(0)

pfenejiar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