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济理性与法学逻辑的融会贯通——中国反垄断并购审查实体标准与程序的得与失精选
2011年3月 现‘弋法罗 Mill.,2011
第33卷第2期 ModernLawScience VoL33No.2
经济理性与法学逻辑的融会贯通
——中国反垄断并购审查实体标准与程序的得与失
王中关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上海200020)
摘 要:从审查标准到程序设置,《反垄断法》的原理都有别于其他法律,它更强调经
济学的理性。这种经济学的理性,体现在并购审查的每一项标准、程序和权力的设置,背后
都有经济学关于成本、效率和市场的考虑。为了达到经济学的这种理性,并购审查在门槛
设置、审查标准、考量因素、推导逻辑、经营者的抗辩理由、程序透明度、经营者的参与权利、
审查时限和方式、结论可诉性等方面,都必须始终贯彻一个原则:友好推定。
关键词:反垄断;并购审查;经济理性
中图分类号:DF414文献标识码:A
Et实施至 原则与细节仍然需要及时检讨,以促使其进步与更
中国《反垄断法》从2008年8月l
今,主要的适用案例集中于并购审查。依据并购审 快成熟。
查的唯一有权机关——商务部公布的数字,截至
2010年8月12日,已经有129起并购案按照《反垄一、反垄断法应体现的经济理性与法学逻辑
断法》进行了事前申报并审结。其中,仅有1起禁
止,5起有条件同意,其他都是无条件同意。短短两 反垄断法有别于传统法律部门,有自身的一套
年,在积累执法经验的同时,并购审查的立法体系 逻辑与法理。传统法律部门,如民法、刑法等,贯穿
也在不断完善中,一系列部门规章、细则出台,还有 其中的是正义、公平、责任、补偿等基本理念,这些
一些指南性意见和规定也在紧锣密鼓的起草中。 基本理念来自于对公序良俗、普适道德的认同。而
在中国并购反垄断审查的立法与执法体系形成的 反垄断法的前提实际上是经济学的一种假定:有效
最初这个阶段,断言其倾向似乎为时过早,但许多 竞争能比垄断更有利于资源的分配和福利的整体
提高。历史上第一部现代反垄断法一美国《谢尔
曼法》的诞生,虽然也带有对强权的反感情绪,在其
收稿日期:2010—12—10
一百多年的演变过程中,却逐渐被经济理性渗透。
基金项目: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课题“公用服务
也正是因为其源于经典经济学的理论,而经济
业与反垄断”(D/SF3027)
作者简介:王中美(1977一),女,福建漳州人,上海社会科学学学说又新见层出,难有定论,故反垄断法的正当
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法学博士。 性和适用的界限也素有争论。仍然有很多人,包括
65
万方数据
现代 法学
大企业主、经济学家质疑反垄断的基础,认为物竞 止。当然,这个举证责任在政府。同时,大多数国
天择是自然法则,逆向而行的反垄断法才真正会扼 家的反垄断法也允许一些抗辩理由,如“失败企业
杀企业创新和争取上游的动力。仍然有很多国家 抗辩(failureenterprises
defense)”和“效率抗辩(ef-
至今没有反垄断法,或者为是否制定、如何制定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