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拍《川剧与变脸》
有关川剧……
还是很小的时候,我在四川就看过一些舞台演出的川剧。后来生活在北京,也就只能通过光盘来看家乡的这一剧种了。
川剧最早起源于先秦或更早。据有关史料记载,在五代时期,川剧曾有过“蜀剧冠天下”的盛名。那时,就出现了中国戏曲史上最早的戏班。但现代意义上的川剧,应该是指明代的“川杂戏”。
实际上,到了清代之后,川剧最终由昆曲、高腔调、胡琴、弹戏和灯戏等五种声腔合并而成,被人们统称为“川戏”,后来改名叫“川剧”。
川剧的高腔曲牌丰富,唱腔优美,是川剧的主要演唱形式之一。由于川剧是以四川方言来演唱的,因而,其唱词的声腔发音,都带着浓厚的四川风味。
川剧演唱的另一重要形式为帮腔。所谓的帮腔,就是在主唱之外加入他人的合唱。其中,又有领腔、合腔、合唱、伴唱和重唱等形式。帮腔意味隽永,可以表达情绪和烘托气氛,以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是川剧演唱中的另一大特色。
在我记忆中,大多数的川剧,都演唱的是传统剧目。例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三国演义》、《杨门女将》等。
川剧表演既规范又很灵活,因其表演者的功法不同,表演风格也有所变化。一般来说,所有的川剧表演者都在他们的演出中加入了自己精心设计的特技与绝活,所以川剧表演更见功夫与特色。
川剧的脸谱,主要继承了中国戏曲的传统规则,但在许多细节上,它又自成一家而别有风趣。
例如,人物脸谱,大多以其性格的发展而有所变化。有的人物造型,猛然一看,似乎超越了常规,但细细品味,却新颖讲究,且合乎情理,可谓中国戏曲画廊中之精品。不少人有这样的感触,透过川剧人物的脸谱,可以体会到四川人的山野秉性与乡俗情趣,其图案俗里见雅,平中生奇,蕴涵着丰厚的蜀汉文化特征。
川剧的服饰与京剧的服饰大同小异,多以明代服饰为基础,参照唐、宋、元,清的服饰制成。样式统一,没有朝代、地域和季节之分。川剧的服饰,贵者华丽夺目,贱者因人而施,种类琳琅满目,人物装扮的造型也极为丰富,可谓千姿百态。服装和佩饰在川剧艺术中占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应当说,川剧的服饰给舞台人物带来了很大的活力。川剧的服饰,剪裁别致。在材料的选用上,突出蜀绣制作的精巧,其图案设计及剪裁工艺,完全传承于四川的人文精神。
川剧的剧目丰富,舞台人物繁多,从帝王将相到贩夫走卒,从神人仙女到妖魔鬼怪,川剧都广纳其中。因此,许多人物的内心变化,往往都通过变换出不同的脸谱来表现。
但是,我小时候却从来没有好好地看到过一次完整的变脸。因为,变脸的戏法儿充满了神奇,它是川剧里的高潮戏,也是观众最感兴趣的“看点”。每当演到变脸时,人们总是忍不住要站起身来,一边争相观看,一边呼喊鼓掌。加上川剧变脸动作非常之快,一般几秒钟就能把几张脸谱全部变完,所以我们这些小孩子,往往落得只能看见大人身影与脑袋瓜了。
我对川剧文化与变脸绝活一直很好奇,做了纪录片导演之后,就更想把它拍出来,也好让更多的朋友与观众能一睹川剧与变脸的风采。
今年春节回老家过年,我有幸如愿以偿地拍摄到了川剧与变脸。最让我兴奋的是,通过这次拍摄,我与几位川剧名家成为了朋友,同时也对川剧与变脸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当然,我得感谢我的两个妹妹,因为她们都会变脸。不过,为了让我的作品拍得更加精彩,她们力荐我去拍摄她们的老师,而甘当我的助手为我开车拿、三角架做后勤保障。50P逐行高清全记录……
我对JVC 25P逐行高清摄像机已经比较熟悉,使用接近电影模式去拍摄,对运动镜头特别要谨慎。那个拍法是要更多地使用电影“镜语”的,即我们常说的“一个镜头一个镜头踏踏实实地拍”,尽量少用一些跟、推、拉、摇、移、甩等镜头。而这一次,我却改变了方法,相对比较大胆地按过去标清电视的手法去拍摄,其中的原因是我使用的JVC最新推出720 50P逐行高清晰摄像机。这款设备在中国叫201,他是一款专供户外或运动拍摄使用的新型高清摄像机。
JVC的高总工程师介绍说,这款设备采用的50P逐行扫描,是在25P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倍扫描来处理的画面。这样记录下的影像,在高清或标清电视机上观看,无论是运动画面,或是肩扛、移动等拍摄,都不会出现过去25P画面的闪烁与颤动了。
尽管他这么讲,可我第一次扛起这款摄像机时,还是小心翼翼地移动着拍摄。高总见我如此小心,他便笑着补充说“你使用过了25P的高清摄像机后,再来使用50P,那你拍摄时就简直是‘小菜一碟’了,你就放心地使吧”。果然,我扛着机器“横扫一通”,在高清监视器里看回放时,再也见不到过去画面的那种“跳动”与“颤抖”了,而且运动画面也不模糊,并能保持高清晰质量下运动的柔顺。换句话说,这个技术的进步,彻底消除了业界人士心里的高清“颤抖”恐惧症。
其实,这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