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吴荣光、孔广陶、容庚收藏轶事.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吴荣光、孔广陶、容庚收藏轶事   但凡收藏,有聚有散,此亦自然之理。好事者聚之,俯仰之间又散之于一瞬。   祖上吴荣光(1773―1843)为清中叶大藏家,自幼雅好诗书画金石及古籍碑帖;其祖父辈业盐,家境宽裕,后遵父命应试,仕途畅顺,官运亨通。为人正直有大度,为官清廉。然十密一疏,于三十七岁巡察天津漕务时“以稽察中仓失察革职,由天津回京,闭门谢客。京寓八口,萧然有卒岁”。整年生活无着,难养八口之家,万般无奈之下,“将历年所收书画易米,书箧为之一空。至有挥涕出之者”。十月迁居京城下斜街小屋;“时阮仪征(阮元,清三朝元老,封疆大吏,同时又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大师鸿儒)师以浙江巡抚改编修,寓居相近,日夕过从,指授经义,又常与翁覃溪(方纲)先生讲论书画及考据之学,暇则涂抹山水以遣意。”后绘一画卷,名日《授经图》,以记师从阮元门下之事。由于师出名门,眼界提高,以后之所收,皆片片珠玉,为一时之冠。晚年还仿效高士奇的《江村消夏录》编著了《辛丑消夏记》一书,以记其所观所藏,其“收藏之真、考订之雅”为后世鉴定书画之典范。按《辛丑消夏记》之记载,其收藏不乏名家剧迹:如南宋李唐的《伯夷、叔齐采薇图》(现藏北京故宫),宋徽宗《祥龙石》图卷(现藏北京故宫),宋黄庭坚书《李太白忆旧游诗》卷(日本友邻馆藏),宋米元章《多景楼诗》册(上博藏),宋米元章《虹县诗》卷(日本藏),宋胡舜臣蔡京送郝元明使秦书画合卷(日本大阪藏),五代周文矩《重屏会棋》图卷(北京故宫藏),赵文敏书法六卷,元钱舜举《梨花》卷(美国辛辛那提博物馆藏),吴仲圭《渔父图》轴(故宫藏),仇英《摹清明上河图卷》(辽宁省博藏)等等,可谓洋洋大观。另外其亲家叶云谷亦收藏颇丰,常赠一些藏品给吴,两人情趣相投,交谊深厚;翁方纲、阮元对吴氏所藏也十分赞赏。翁方纲比吴荣光年长四十岁,然而每于吴氏之藏品上一题再题乃至三题,赞许有加。   1840年,吴荣光68岁,以原品(正二品官)退休还粤,平常省吃俭用的他凭俸禄购置之数十箱碑帖、几十万册图书,运回佛山之书竟有四十多箱(其中包括家藏唐宋墨迹及古拓善本入石摹刻之筠清馆法帖),里面还有嘉庆帝御赐之先帝善本书籍,收藏于佛山观音堂铺田心里之“大树堂”,堂匾为道光帝御书。而后来,佛山在鸦片战争爆发后,混乱之中吴氏族内有邦人沦为山贼,把吴氏祠堂祖屋拆掉,变卖建材。此段故事其侄孙吴趼人(1866―1910)也曾有提及到。真可谓树大有枯枝,世间事亦为如此无奈也。   吴荣光生性豁达,道光六年,五十四岁,因其父年老多疾,故请假省亲,遂“以历年廉俸所积,遍遗亲属,以博老人一笑。盖出仕三十余年以后无此快也”。可见其于钱于物看得非常轻。据云其于晚年亦将所藏之书画卖给同好,可谓能聚亦能散也。其后“岳雪楼”锐意收藏吴荣光之所藏。大抵吴氏所藏有部分为其侄孙吴荃选收去,然大部分为“岳雪楼”所购藏。   说起“岳雪楼”主人孔广陶(1832―l890)为南海南庄罗格人,据称为孔子七十代孙。以盐业起家,富收藏,尤以图书为最,其藏书处名曰“三十三万卷书堂”,所藏之书,以清皇家刻本、名人校抄本为特色,还不乏宋元佳本。另外,他还有绰号曰“孔城南”,所云即谓其城南建于太平沙之“岳雪楼”。其藏品之富,为粤省四大家之一。光绪三十四年(1908),清政府盐法改制,易商办为官办,孔家由此迅速败落,其子孔昭望(1863―1921),未能守住基业,郁郁而终,所藏书画渐次散出,结束了百年藏书世家的历史。宣统元年(1909),广东优级师范学校开办时,罗振玉偕日本人滕田封八到粤,“岳雪楼”精本首被其选择售往东瀛;其后搜购者还有广东按察使蒋式芬,提学使沈曾桐,按察使王秉恩等;后来,北京、上海之书贾更以车载而去;民国后,所余书籍尽归康有为之“万木草堂”,此堆书内还有孔广陶斥巨资买通清宫太监秘密运出之殿本《古今图书集成》。几代大藏家之藏品就如此颠来倒去,最后还是各散东西。   再说家父之忘年交容庚教授(1894―1983,字希白,号容斋,颂斋,东莞人,金文专家,书画金石收藏家),其巨著《金文编》为王国维、罗振玉赏识,于是由一位北大学生一跃而被提拔为北大教授,校长司徒雷登还赠送宝剑一把,以示奖励。当时正逢清宫败落,宫廷内藏品多有散失,上至宣统,下至太监各有各偷。在冯玉祥逼宫时,容庚负责把守新华门(时为北大学生),妃嫔出宫时容庚要求检查行李物品,当打开一棉被时,发现里面原来内有乾坤,仔细一看,原来里藏的是王羲之《快雪时晴帖》;此事容老晚年还时常挂在嘴边。   容老自幼受舅父邓尔雅影响,酷爱收藏书画金石、钟鼎彝器之类文玩;课余闲暇必去琉璃厂古董街捡漏,他尝言自己是穷书生,没钱买大价货,只能捡漏,广东人叫“执死鸡”,最舍得花钱买的是那个牛腰巨卷,明戴进《山高水长图卷》(现藏广州艺博院),纸本着色,五十公分高,长二千零七十三公分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