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西安张家堡汉墓群发掘获重大收获.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安张家堡汉墓群发掘获重大收获   近期,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配合西安市行政中心北迁项目,在张家堡广场东侧发掘清理了440余座汉代墓葬,出土陶、铜、铁、铅、玉石、骨等各类文物近3000件。这批墓葬以小型汉墓为主,其中有3座中型墓葬,规格较高,出土器物丰富。其中甚至发现有王侯丧葬才可使用的玉衣(残片),出土了追随周代礼制随葬的九鼎,且体量较大、组合完整。这些器物在西安地区都极为少见,足以显见其墓主生前是身份地位高贵特殊、非同一般的贵族人物。      墓地的形成年代及性质      据市考古所副所长程林泉等介绍,这批墓葬位于汉长安城东侧,距离长安城仅2500米,墓主生前应为长安城内的居民。墓葬形制有长方形竖穴墓道土洞墓、长方形竖穴墓道砖室墓,尚未见东汉时期流行的多室墓。从出土器物来看,均为西汉时期墓葬常见器物,陶器以红彩陶器和釉陶器为主,器类以鼎、盒、壶、仓、奁、灶等为主,不见东汉时期新出现的井、案、盘、耳杯、猪、狗、鸡等模型明器。墓葬年代以西汉中、晚期为主,少量为西汉早期和新莽时期,可知该墓地是从西汉早期开始埋葬,新莽以后不再使用。      三座中型墓葬的年代      编号为M110、M114、M115的3座墓葬规模较大,形制特殊,出土物丰富。墓葬形制均为长斜坡墓道竖穴土圹砖室墓,其中两座墓墓室积沙,两座墓墓道有耳室。积沙墓流行于战国晚期至西汉晚期,东汉时期基本不见,主要为防盗所设。长斜坡墓道带耳室的竖穴土圹单室墓在春秋战国时已出现,西汉时期继续沿用,东汉时期趋于消失。从出土器物来看,M110和M114均出土大体量的黄釉陶器,这种陶器在西安地区汉代墓葬中的出现稍早于绿釉陶器,流行时间较短暂,主要盛行于西汉中晚期,新莽以后不见。M110出土钱币均为五铢钱,M114出土一枚大五铢和两枚小五铢,小五铢钱主要流行于西汉中晚期,综合其墓葬形制、出土器物和铜钱的特点,这两座墓的年代应为西汉中晚期。M115墓葬形制与M114基本相同,所出陶器有绿釉小陶鼎和侈口短束颈矮圈足小陶罐。出土的小陶鼎形制与西汉晚期至新莽时期陶鼎相同,出土的小陶罐也多见于西安地区新莽时期的墓葬中。尤为珍贵的是,在盗掘严重的墓室内残留一枚“大泉五十”铜钱。“大泉五十”铜钱是王莽居摄二年(公元7年)改制所始铸,终止于地皇元年(公元20年),具有明确的年代指示作用。综合以上各种因素,判断M115的年代应为新莽时期。      墓主身份地位高贵特殊      程林泉等专家介绍,M115上有封土,墓道宽1.45米,墓室平面呈长方形,土圹残长10.6米,宽4.8米,砖室长7米,墓道和墓室土圹均有台阶,出土器物多达200余件,其中包括5件大型铜鼎和4件大型釉陶鼎,非一般墓葬所能相比。据《周礼》记载,西周时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M115的墓主追随周代礼制,使用九鼎随葬,凸现出墓主特殊的身份地位。另外根据之前发现的基本确定为列侯的墓葬,如西安沙坡新安砖厂利成积炭墓、长安邮电学院列侯墓等,墓葬形制均为“甲”字形,其规格都较M115大。从九鼎的数量和墓葬规模综合分析,M115墓主可能是高级贵族,也有可能高至列侯。M114墓葬形制大小与M115相近,出土的黄釉陶器较一般小型墓葬陶器数量多、体量大,制作也十分规整精良,墓主应当具有一定级别,根据墓葬形制规模推测墓主可能是高级贵族。   M110墓葬规模较M114和M115略小,葬具为一棺一椁,出土釉陶器大小与M114相同,另外该墓还出土有较多精美玉器和玉衣片。根据《后汉书》记载,皇帝、诸侯、列侯、贵人、公主等皆可使用玉衣,目前出土玉衣的墓葬级别多高达王、侯一级。从M110墓葬规模和棺椁数量推测,墓主的身份地位应接近M114和M115的墓主,使用玉衣可能是因其有特殊贡献而被赐用。      追循礼制的铜鼎和奇特的铜蒸馏器      M115出土的5件铜鼎,大小基本相同,器形宏伟,口沿下装饰比较疏朗的窃曲纹,通高44.5厘米,重约20.5千克。4件大釉陶鼎,形制、纹饰与铜鼎相同,通高40厘米,重约9千克。5件铜鼎是西汉晚期铜鼎的形制,但装饰的窃曲纹则是仿照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纹饰。西汉中期至晚期不流行随葬铜器,即使出土有铜器也多为实用器,器形较小、器壁很薄。此次出土的铜鼎从制作、保存现状和装饰纹饰来看,并非实用器,应是用于享祀的青铜重器。   M115出土的铜蒸馏器为一件实用器,通高36厘米,由筒形器、铜钱和豆形盖组成,造型复杂而奇特。其中筒形器底部有一米格形箅,底边有一小管状流,铜?三蹄形足,口沿有流,豆形器盖上部呈盘形,直径与筒形器口径大小相同,柄部分为两段,相合处为榫卯结构,之间以铆钉相连,可相对自由活动。此器出土时放置有序,铜钹置于筒形器内,豆形盖置于铜?之上,其工作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