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汉梁王陵寝玉器
西汉梁王陵寝位于河南省永城县芒砀山,史载其地为汉高祖刘邦斩蛇起兵之处,今尚有《汉高祖斩蛇碑》存此。
关于西汉梁国
西汉梁国始建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首任梁王为刘邦的大将彭越,《汉书?高帝纪》:“五年冬十月,高帝许以取睢阳以北至谷城皆以王彭越”:“号曰梁王,都定陶”。西汉建国以后,开始逐渐铲除异姓诸侯王,至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l97年)汉皇室以谋反的罪名铲除彭越,立皇子刘恢为梁王,辖有今河南东部、安徽西北部和山东西南部的大部地区。汉高祖死后,吕后当政,推行打击刘氏诸侯、分封外戚为诸侯王的政策,于吕后七年(公元前181年)更徙刘恢为赵王,封吕产为梁王(《吕后本纪》),吕后死后,刘氏宗族群起废除外戚诸侯,于吕后八年(公元前180年)八月杀吕产,徙济川王为梁王,九月诛灭梁王,梁国除,分其地为东郡和砀郡。
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汉皇室采纳贾谊以亲制疏的建议,徙封文帝之子淮阳王刘武为粱王,此即粱孝王,与汉景帝同为窦太后之子。因梁孝王为西汉皇帝之嫡亲,故而封赐极厚,拥有天下膏腴之地四十余城,皆为大县。其富足之程度堪比皇室, “广睢阳县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白宫东连属于平台三十余里,得赐天下旌旗,出从干乘万骑,东西驰猎,拟于天子”;又“多作兵器弩弓矛数十万,而府库金钱且百巨万,珠玉宝器多于京师”。在西汉文景时期,梁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达到了最强盛的阶段。
梁孝王死后,汉景帝一分其国为梁、济川、济东、山阳和济阴五国,实力大为削弱。所分五国中,有四国皆一代而绝,唯梁国延续了八代九王共二百余年,直到王莽断汉后,其国乃绝,事见《汉书-文三王传》。
梁王陵寝玉器
河南永城芒砀山西汉梁王陵寝,是从梁孝王葬砀开始的,目前已在陵寝区发现了八处共十四座大型陵墓,正与西汉粱国之王世相合。墓葬的结构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岩石中凿洞为墓,即“斩山为廓,穿石为藏”,另 类是在山顶上开凿石坑,其上覆之以土。根据考古勘察资料,梁王陵寝大致分为三个区域,即宝安山陵区、僖山陵区和夫子山陵区,本文所介绍的玉器,就是1986年在僖山陵区内的号汉墓出土的。
僖山一号汉墓出土的玉器种类很多,大致分为丧葬用玉、礼仪用玉、装饰用玉三种,品类分别有金缕玉衣、玉戈、玉圭、玉剑饰、玉佩饰等,其时代大多在西汉晚期。
丧葬用玉
丧葬玉是汉代玉器中最有特色的部分,由玉衣、九窍塞、口含、手握几部分组成。玉衣起源于东周时期的“覆面缀玉”和“缀玉衣服”,至西汉前期,也只有头罩、手套和玉鞋,完整的玉衣应形成于西汉中期以后。梁王陵墓所出的玉衣形制与河北满城中山王夫妇墓、广州南越王墓所出土玉衣大体近似,其外观与人体相同,分头罩、面罩、上衣、裤筒、手套和玉鞋七部分制作。上衣由前片、后片和左右袖筒组成;左右裤筒按人体下肢的形状制作;手作握拳状;鞋为方头,平底,高腰。全套玉衣共用玉片2008片,玉片之间都用金丝加以编缀(图一)汉代人相信用金玉塞盖九窍,可以使人体不朽,故贵族墓中常见九窍塞。九窍塞是指人体九窍的塞盖用玉,包括眼盖、鼻塞和耳塞各二件,口塞、肛门塞、阴颈罩或阴门塞各一件,完备的九窍塞都出于玉衣墓中,如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墓。永城梁王墓只见到鼻塞和耳塞两种,形制皆为圆柱形(图二),以白玉制作。口含是含在死者口中的玉制品,西汉时期的口含,大多为蝉形。以蝉为口含的习俗在西周时已经产生,如洛阳中州路西周墓中曾见到死者口中含玉蝉的实例,但口含玉蝉的普遍流行则在是西汉以后。西汉早期的玉蝉制作比较简单,至西汉中期晚期,玉蝉的制作趋于精致化。永城梁王陵墓所出之玉蝉以青玉制作,玉质温润晶莹,以洗炼的刀法刻出蝉的双眼、双翅和尖尾,形态生动逼真(图三)。手握是握于死者手中的玉器,这种习俗的起源亦在西周时期。西汉时期的手握玉有几种不同的形制,如玉璜、玉?}等都是手握之一种。但在西汉中期以后,流行以玉猪为手握的习俗。永城梁王墓所出玉猪,以褐色玉制作,呈卧伏状,以简炼的刀法雕出猪的嘴、耳和四肢,线条简洁生动(图四)。另外,在此墓中还发现死者的前胸和后背放置多块玉璧,这是应先秦时期玉璧和玉琮敛尸习俗的遗留。
礼仪用玉
永城梁王陵墓还出土了一些礼仪用玉。从出土文物和文献记载两方面来看,西汉时期的礼仪用玉与先秦时期有很大的不同。据文献记载,先秦礼仪用玉有璧、琮、圭、璋、琥、璜等六种。到西汉时期,这六种玉礼器只有圭、璧还继续使用,其余四种或变为玉饰品,或已停止制作。据汉代文献记载,西汉皇帝祭上帝宗庙时用圭,祭天神泰一时用璧,祭山川河岳时用圭璧。永城所出玉圭与河北满城中山王墓所出土之圭相似,以青玉琢成,有灰色斑,上端尖首,下端平直,近底部有一小圆形孔,通体素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