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寻找心灵之桑
陈小桦
连续剧:《指间的智慧》(担任副导演,导演:何平)
纪录片:《唐卡画师的神圣和世俗》(担任导演)
纪录片:《赛德克之爱》(担任导演)
纪录片:《情圣计划首部曲榆丹的选择》(担任导演)
纪录片:《索男兄弟的神圣生活》(担任导演)
陈乃华
2007-2008年,与陈小桦合作《唐卡画师的神圣和世俗》,对唐卡艺人社会生活和村落道德世界进行“艺术对民族志”纪录。
2005年至今,积极参加日本帐篷剧的行动,并于2010年参与“北京#61599;临?帐篷剧社”在北京皮村的演出,担任制作人、舞台美术及演员。
一对有趣的年轻人
学化学出身的陈小桦,研究生却念了台北艺术大学戏剧所。现在从事影像创作:拍纪录片、剧情片等;而在剧场中担任舞台监督、编剧、音效执行,甚至演员的工作。
而与大多数来大陆攻读法律学、政治学、行政管理等专业的台湾学生不同,民族学系毕业的陈乃华选择了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系硕士和北京大学人类学博士。作为一名学者,乃华现在是上海复旦大学高等社会科学院的博士后研究员,同时也是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助理教授。
遇到这样两个对精神有独特追求的年轻人,让人忍不住问起他们拍摄唐卡画师的机缘。小桦抿嘴笑着,看向乃华,说:“一开始是因为她。”
原来,因父母笃信佛教的缘故,从小就耳濡目染佛教经典的乃华对宗教艺术充满热爱。早在2007年,为了给自己的书《无名的造神者:热贡唐卡艺人研究》做调研,乃华义无反顾地奔向了青海藏区,而小桦追随着自己的爱人同去了。在协助乃华调研的过程中,小桦渐渐也被当地的风土人情吸引。出于职业的敏感,小桦自然而然地举起了手里的摄像机,两人妇唱夫随,乐不思蜀地开始了对唐卡画师的记录。现在他们已经完成了第一部关于唐卡和唐卡画师的纪录片《唐卡画师的神圣和世俗》。
热贡唐卡和画师
《唐卡画师的神圣和世俗》的拍摄对象之一“热贡唐卡”是青海热贡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热贡吾屯的画师则以传承了数百年的佛教唐卡画技闻名。《唐卡画师的神圣和世俗》中记录了当地循吾屯祖祖辈辈传统生活的唐卡画师索南与乔治两兄弟。
从前吾屯的唐卡画师是“无名的造佛者”,他们闻名于广大辽阔的藏区,甚至凭借精湛的画技在西域游走,获取生活所需,同时也把不同地域间的美术风格与风土见闻带回吾屯,形成瑰丽的热贡吾屯唐卡风格。但在商品经济的刺激下,现在唐卡成为一种火热的宗教艺术商品。如今的吾屯画师几乎足不出户,闷头在家作画。唐卡似乎离佛教越来越远,而吾屯画师也正在从“造佛”者逐渐沦落成单纯的画匠。
在拍摄中享受纪录片
拍摄《唐卡画师的神圣和世俗》时,小桦和乃华手中只有一台索尼 HVR-Z1C,以及家用录音笔和采集线等简单等设备。从2007年至2008年,他们在藏地总共零零碎碎拍摄了半年多的时间,条件相当艰苦。
1999年时,乃华就与同学结伴到藏区自助游,自此与当地文化结下不解之缘。当时她想学习画唐卡,但热贡地区的画技是传男不传女,这让她不得不继续南下求艺。最使她无法忘怀的是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原始森林区的一个小部落――迭部县西布古村里学习绘画唐卡的经历。在几十天中,生活极度简单原始,没水、没电、没通讯,甚至连喝水都要去峡谷里挑。一到夜晚来临,大家就围坐在炕上,簇着烛火喝着青稞酒聊天。
“尽管很多生活逻辑不同,我还是爱上了那种方式,一种简单,一种分明。当我画唐卡时,心中只有平静和充实。”乃华享受这种感觉。
而小桦认为拍片的过程非常享受。热贡藏区的民风淳朴,藏族朋友都很热情。由于长期感受汉藏文化的交汇,这里多数人都会说汉语,沟通起来没有什么阻力。小桦采取了没有侵略性的方式――接近当地人,彼此熟悉,认同,用亲和力赢取信任和接纳;用人类学民族志的方式让自己完全沉浸在当地的文化氛围里参与观察和记录。对他们来说虽然辛苦,但在精神上却是件愉悦的事。不过两个人的“团队”经常觉得人手不足,也会因参加农活劳动而错过了一些珍贵的瞬间。
从不忌讳镜头的导演
影片开始,便是个自上而下的唐卡画面特写,背景音是庄严肃穆的诵经声,给人一种神圣感和敬畏感。兄弟俩靠绘制唐卡生活得很满足,同牧区还有山区中村子里的其他人们比起来,甚至有一种优越感――“这是热贡最有名的一个村子,真的。”哥哥索南这样说道。当被小桦问起他们做吾屯唐卡画师的缘分时,兄弟俩真挚且毫不犹豫地说:“那是上辈子的祈祷。”
小桦作为摄影机背后的人,跟片中人物的日常相处毫不忌讳镜头。当乔治面向摄影机,介绍自己的家庭、亲友时,小桦也俏皮地用当地的土话去打招呼。这是作者身份的表露,显示出导演对于影片极大的参与性与掌控度。同时也将吾屯地区人们独特地看待世界的方式和乐观精神展现在世人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