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机耕路工程初步设计报告PPT.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耕路工程初步设计报告PPT

XX2012年度烟叶 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机耕路工程 初步设计报告 (送审稿) XXXX水利水电勘察设计院 20XX年X月X日 汇报人:XX 一、XX县域概况 XX土家族自治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鄂西南边陲,地跨东经110°15′—110°25′,北纬29°56′—30°325′,东西长98公里,南北最宽处54.3公里。 全县辖5个镇,3个乡,共有104个行政村,总人口20.62万,其中土家族人口占84.77%,辖区总面积2370.40平方公里,是华中的旅游胜地,中国的茶叶之乡。 二、项目区基本情况 项目总共涉及湾潭镇、付家堰乡、牛庄乡3个乡镇,龙桥村、大龙坪村、田家山村、池南村、横茅湖村5个村,总长13.00km,全部为水泥硬化路面,其中4条路面3.5米宽11749.38m,2条路面3米宽1250.62m。 1、湾潭镇龙桥村长1676.39m(3.5米宽1355.15m,3.0宽321.24m) 2、付家堰乡大龙坪村长929.38m(均为3.0米宽) 3、付家堰乡田家山村长4395.00m(均为3.5米宽) 4、牛庄乡池南村长1655.00m (均为3.5米宽) 5、牛庄乡横茅湖村长4345.43m(均为3.5米宽) 三、项目建设的重要性 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是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保障。目前,交通不畅的现实已成为制约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扶贫攻坚进程,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主要“瓶颈”因素。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角度看,基础设施建设是重点,农村公路建设更是重中之重,农村公路是农业和农村经济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农村公路是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基础条件。 四、项目建设规模 2012年度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规划建设机耕路6条,其中4条路面为3米5宽, 2条路面为3米宽,总长13.00 km,为了降低建设成本,本次所规划的机耕路建设完全充分利用旧路基进行改建、扩建。 根据片区实际情况考虑: 1、湾潭镇龙桥村规划建设2条机耕路,长1676.39m 2、付家堰乡大龙坪规划建设1条机耕路,总长929.38m 3、付家堰乡田家山村规划建设1条机耕路,长4395.00m 4、牛庄乡池南村规划建设机耕路1条,长1655.00m 5、牛庄乡横茅湖村规划建设机耕路1条,长4345.43m 五、规划原则 (1)坚持规划优先原则。 (2)坚持发挥优势原则。 (3)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原则。 (4)坚持整县和区域连片推进的原则。 (5)坚持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的原则。 (6)坚持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原则。 (7)围绕田间机械化作业,配套田间机耕道建设。 六、建设目标 围绕“提高质量、突出特色、提高单产、减少用工”的目标,按照“整体规划、系统设计、整合资金、综合配套、以点带面、分步实施”的思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按照“充分论证,科学规划,编制预算,筹集资金,搞好试点,分期实施,规范动作,加强监管,确保效益”的要求,从长远性、完整性和适用性出发,因地制宜,自下而上的进行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在规划了基本烟田水利设施的基础上,配套相应的机耕路,实现水、田(地)、路配套统一。使烟区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 七、设计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3)《公路勘测规范》(JTG C010—2007) (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6)交公路发〔1995〕1036号《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八、机耕路路线设计 路线设计应综合考虑平、纵、横要素,合理选用技术指标,保持线形连续、均衡,满足行车安全需要。 路线布置主要参照以下技术指标:机耕路设计为单行车道,行车速度不超过15公里/小时;最大纵坡不宜大于12%;任何相连3公里路段的平均纵坡不宜大于5.5%,当连续纵坡大于6%时,应设置不小于40~60米的缓坡段,其纵坡不应大于3~4%。停车视距不少于5米,会车视距不少于30米。机耕路与其他公路交叉时,一般采用平面交叉,交叉位置选择在纵坡平缓、视距良好的地方。平面交叉路线为直线,尽量正交。当必须斜交时,交叉角应大于45度。 九、规划项目内容及工程量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