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 人教版语文PPT.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草船借箭 人教版语文PPT

19 草船借箭; 诸葛亮自古以来就是智慧的代表,关于他的故事大家知道多少呢?;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诸葛亮焚香弹琴——( ) 诸葛亮放盂获?——( ) 诸葛亮吊孝——( ) 刘备三请诸葛亮——( ) 诸葛亮草船借箭——( );作家名片: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主要作品:小说《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杂剧《风云会》等。;妒 忌 曹 督 甘 鲁 延 幔 私 寨 擂 呐 援 丞;假;词语解释。;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并理清文章脉络。;第一部分(1、2)写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短期造好十万支箭的任务为难诸葛亮。 第二部分(3—5)写诸葛亮不要造箭的原料,只请鲁肃帮忙,巧妙地做好借箭的安排。 第三部分(6—9)写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第四部分(10)写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一、品读“借箭原因”;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周瑜开始以“公事”为由迫使诸葛亮不要推却,接着又以“十天为限”故意刁难,最后当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十万支箭时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以便抓到证据,日后好加害于他,他的真正目的是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设计来陷害诸葛亮。; 一方面诸葛亮顾全大局,为了维护蜀、吴联盟和战胜曹操的十万大军,所以不和周瑜计较;另一方面诸葛亮对于向曹操借箭的计划早就成竹在胸,所以他欣然地立下了周瑜想置他于死地的“军令状”,表现出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认为周瑜和诸葛亮分别是怎样的人?; 诸葛亮对“造箭”比较胸有成竹,他成功了吗?他是怎么成功的呢?;知人善用; 从诸葛亮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心明眼亮,早已识破了周瑜的险恶用心。这体现出他办事机智、谨慎、毫无破绽。诸葛亮知道鲁肃为人忠厚、顾全大局,特向他借船;知道周瑜聪明过人,所以不让鲁肃向其提借船之事。这体现出他有计谋、知人善用。;知天文; “第一天……第二天……直到第三天四更……”虽然情势如此危急,但诸葛亮却表现得特别冷静沉着,说明他早料到第三天四更时会“大雾漫天”,适合借箭。这也与第4自然段“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照应。选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的天气,曹操才不敢轻易出动,才会只叫弓驽手射箭。这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懂地理;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然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识人心; 因为诸葛亮深知曹操疑心重,用兵谨慎,在看不清虚实的情况下不会轻易出动,所以才如此镇定。诸葛亮的“笑”是一种嘲笑,笑曹操生性多疑,反而害了自己;又是一种胜利的笑、充满自信的笑,笑自己肯定能如期交箭;还是一种得意的笑,笑周瑜的计谋未得逞。这一笑,笑出了他的自信和大度,笑出了他的胸有成竹和运筹帷幄,笑出了他的神机妙算和英雄本色。;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周瑜的谋略不如诸葛亮,周瑜想到的是“造箭”,而诸葛亮想到的是“借箭”;周瑜的胸襟不如诸葛亮,周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而诸葛亮宽厚待人、善于把握全局;周瑜考虑问题的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利用天文、地理的能力都不如诸葛亮。; 从这个故事中,总结一下主要人物周瑜和诸葛亮的性格特点。; 本文记叙了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来陷害他。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阴谋,表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才智过人。;结构梳理;拓展延伸; 课外阅读《三国演义》的其他故事。;课后习题解答;2.默读课文,想一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再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2)点拨:讲故事要在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在讲故事时要注意口语化和趣味性。;3.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什么是“军令状”?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高兴?);(2)“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诸葛亮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