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麻醉及其麻醉药的应用PPT
麻醉及其麻醉药的应用;简史; 20世纪20年代后的20余年间先后发现了环丙烷、氯乙烷、乙烯醚、三氯乙烯等等,但这些麻醉药因易燃易爆或毒性较大等原因未能广泛应用。
氟烷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问世的新型吸入麻醉药,由于麻醉作用强,诱导迅速平稳,苏醒快,手术恶心呕吐少,以及不易燃烧爆炸而被广泛应用。
20世纪50年代末期出现了甲氧氟烷,它对循环的抑制以及增加心肌对肾上腺素敏感的作用均比氟烷轻。但甲氧氟烷在体内容易进行生物降解,使肾和肝受损,因而后来使用日益减少,渐趋淘汰。
1963年Terrell合成了恩氟烷。恩氟烷与甲氧氟烷。氟烷不同,在体内生物降解少,对肝、肾毒性小,易保持心率稳定,在血中溶解度低,麻醉深度易控制,苏醒较快,且无其他不适,因而至今仍在广泛应用。;
随后合成的异氟烷有一定异味外,其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几乎均较其他含氟麻醉药优越,故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因价格昂贵、对呼吸道有刺激性、镇痛作用尚不完善的原因,故也未尽理想。近年来又研制了新的氟化麻醉药如七氟烷、地氟烷、氟环丙烷、氯氟甲乙醚等。; 麻醉系指感觉消失特别是痛觉消失而言,良好的麻醉效果是进行外科手术的必要条件。麻醉药根据作用及给药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全身麻醉药和局部麻醉药两种。;常用局麻药的比较;局部麻醉分类;3、区域阻滞麻醉:围绕手术区,在其四周和底部注射局麻药,以阻 滞进入手术区的神经干和神经末梢,称为区域阻滞麻醉。可通过环绕被切除的组织作包围注射,或环绕其基底部注射。;
4、静脉局部麻醉(神经及神经丛阻滞):肢体近端上止血带,由远端静脉注入局麻药以阻滞止血带以下部位肢体的麻醉方法称静脉局部麻醉。
; 二 、 全身麻醉药;吸入用麻醉药;最早应用于外科手术的全身麻醉药;发现:在低分子量的烃类及醚类分子中引入卤原子,尤其是氟原子,可降低易燃性,增大麻醉作用。出现了有应用价值的氟代烃类(也称氟代醚类)麻醉药;【常用药物];静脉麻醉药;最早应用的静脉麻醉药是超短时作用的巴比妥类???物硫喷妥钠,为常用的静脉麻醉药。
硫代巴比妥类脂溶性较大,极易通过血脑屏障到达脑组织,很快产生麻醉作用。由于药物迅速地由脑组织分布到其他组织,因此麻醉持续时间很短,一般只能维持数分钟,适用于时间短的外科小手术。
临床常用于诱导全麻和做基础麻醉,与吸入麻醉药配合使用。
;近年来,非巴比妥类静脉麻醉药不断发展。
羟丁酸钠
依托咪酯,临床以硫酸盐供用、为超短时作用的非巴比妥类催眠剂,用于诱导麻醉。
丙泊酚,连续注射给药可以维持麻醉。目前已成为门诊短小手术常用麻醉药。
丙泮尼地;静脉麻醉药——氯胺酮(Ketamine);三、肌松药(全麻中重要的辅助用药);3.II相阻滞 去极化肌松药长时间反复应用,其阻滞性质由原来的去极化阻滞(I相阻滞)发展成带有非去极化阻滞特点的阻滞称为II相阻滞。
II相阻滞中期与抗胆碱脂酶药物可有拮抗作用,早晚期没有拮抗作用。;肌松药的代表药物(根据时效长短分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