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江1号特大桥连续梁施工方案.docxVIP

  1.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龙江1号特大桥连续梁施工方案

中铁十三局集团兰渝铁路工程指挥部二分部 白龙江1号特大桥连续梁施工方案 PAGE74 / 68 白龙江1号特大桥连续梁施工方案 一、编制说明 1、编制依据 1.1、白龙江1号特大桥工程施工招标文件、设计图纸。 1.2、我单位自进驻现场后对现场周围环境的调查资料。 1.3、现行铁路设计规范、施工技术指南、质量验收标准等: 1.3.1、《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140号) 1.3.2、《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 1.3.3、《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 1.3.4、《铁路桥涵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4-2005) 1.3.5、《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 1.3.6、《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7) 1.3.7、《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7) 1.3.8、《客运专线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7) 1.3.9、《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压浆技术条件》(TB/T3192-2008) 1.4、省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施工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及当地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具体规定与要求。 1.5、我单位拥有的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及设备和技术能力。 2、编制原则 2.1、保证质量的原则 2.2、保工期的原则 2.3、节约用地的原则 2.4、解决好扰民、民扰问题 2.5、保安全的原则 二、工程简介 1、工程概况 白龙江一号特大桥位于甘肃省宕昌县,中心里程为DK314+163.5,桥梁全长636.86米,用于连接化马隧道和上侯隧道。最高墩为主桥11#墩柱,高为60m。本桥位于R=3500m的圆曲线上,线间距为4.53m。孔跨布置为2[(3×24+5×32m简支梁+(65.8+2×112+65.8)m]连续刚构的孔跨形式。 桥台采用挖方台及T台,引桥采用圆端型实心和圆端型空心桥墩,主桥采用矩形空心墩,墩柱坡比为30:1。基础除0#桥台采用明挖基础外,其余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主墩采用Φ2 m钻孔桩基础,引桥采用Φ1.25m钻孔桩基础。 主桥布置 2、主桥概况 2.1、桥梁下部构造 2.1.1 主桥墩身形式 10#、11#、12#主墩为矩形钢筋混凝土薄壁空心墩,最高墩60m,断面尺寸6(7.2)×8m,承台24.2×18.95×4m,加台17.4×12.15×3(3.5)m基础采用四排桩基础,每个主墩下共设20根桩基,桩径为2.0m。 主墩构造 2.1.2 引桥 过渡墩采用钢筋混凝土矩形空心墩,断面尺寸5×10.2m,基础采用四排桩基础,墩下设16根桩基,桩径为1.25m。 过渡墩身形式 2.2、上部构造 主桥上部梁体采用变高度变截面箱梁,一联总长355.6m,箱梁断面形式采用单箱单室直腹板,边支点及跨中梁高为4.5m,中支点梁高8.3m,箱梁顶宽11.49m,底宽6.0m。顶板厚40 ~ 65cm,底板厚48 ~ 100cm,腹板厚50 ~ 130cm。箱梁设纵、横、竖三向预应力。梁段按施工顺序共分19种95个梁段,0#段11米,其余梁段为3~4m,悬灌最重梁段为1#段180T。 连续梁示意图 2.3、自然地理 2.3.1、桥位概况 本桥主要为跨越白龙江及国道、寺下村、泥石流沟等。本桥为斜交跨越寺下村、G212国道、泥石流沟及白龙江而设。兰州台设置伸入化马隧道出口,化马隧道出口所在山体植被稀疏,基岩裸露,线路一直从坎中出来;然后桥渡跨越耕,该地为当村民依山坡脚改造岩堆,用块石垒砌而成,块石垒砌的直砍上下均为平坦耕地,上处还跨越一小泥石流沟,沟宽约3m;再向大里程跨寺下村及G212国道;然后进入白龙江河滩,在河滩中斜跨一汇入白龙江的泥石流沟,沟宽约9m,再向大里程跨白龙江,该处白龙江河道顺直、流速较大,调查期间流水宽约80m,流量Q=2030 m3/s;跨江后经右岸河滩进入山体,广元台设置伸入猴子隧道进口。 2.3.2 工程地质 桥址范围内覆层主要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崩积细角砾土;坡积砂质黄土、细角砾土;洪积细角砾土;冲积细圆砾土、粗圆砾土、卵石土等。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粉砂、粗圆砾土、卵石土,下伏基岩主要为泥盆系上统灰岩、千枚岩。 2.3.3水文情况 白龙江为长江支流,水量较大,贫水期河宽50m,深度大于20m,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碎石类土中,埋深0 ~ 7m,主要受大气降水及白龙江水补给,水位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根据水质分析,本桥地表水、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2.3.4 交通运输 白龙江一号特大桥运输是公路。施工时,沿线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