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学业分层测评岳麓版必修.docVIP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学业分层测评岳麓版必修.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学业分层测评岳麓版必修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学业分层测评 岳麓版必修2 (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 1.史学家认为公元前645年晋国“作爰田”是一次重大变革根据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特点我们可以推测出其实质是(  )  B.扩大了作战的兵源争取了民众的支持 D.提高了各阶层的地位【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理解“作爰田”的含义。这里的“作爰田”是指改革土地制度承认私田的合法性。【答案】 A2.《左传》记载:“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秋七月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按田亩实数收税。这反映了当时(  )齐国首先发生税制改革 B.井田制得到加强商鞅变法依军功行田宅 D.土地私有合法化【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鲁国的“初税亩”排除A、C两项;“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和私田都按田亩的实有数目缴纳赋税这就实际上承认了土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瓦解了井田制故排除B项。【答案】 D3.春秋战国时期导致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导学号礼乐征伐自诸侯和大夫出” 废井田开阡陌”相地而衰征”、“履亩而税”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解析】 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是指作为祭祀的牛成为耕地之牛牛耕的使用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答案】 D4.北魏至唐朝前期我国曾经实行过一种土地制度即国(  )井田制 B.均田制私田制 D.公田制【解析】 井田制是商周时期的土地制度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均田制是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封建社会土地国有制故B项正确;从材料“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服役”可知反映的是封建社会土地国有制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提到的土地制度是封建社会土地国有制不是公田制度故D项错误。【答案】 B5.南宋士大夫袁采在其家训《袁氏世训》中强调:“人有田园山地界至不可不分明。”这从根本上反映出宋代(  ) 【导学号政府重视对土地兼并的抑制封建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土地商品化的趋势非常严重租佃关系占据主导地位【解析】 题干材料“田园山地界至不可不分明”从本质上反映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故选B项。【答案】 B6.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小农经济的发展 B.租佃关系的盛行土地的高度集中 D.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解析】 均田制实行的前提是政府掌握大量的无主荒地。唐朝中后期由于土地兼并现象的出现政府手里无田可均均田制遭到破坏故C项正确。土地兼并阻碍了小农经济的发展租佃关系的盛行是土地兼并的影响故排除A、B两项。C [能力提升]7.战国时期商鞅把原来“百步为亩”的小田界“阡陌”和每一井田的大田界“封疆”统统破除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这种做法实际上(  )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B.巩固了奴隶主的权力进一步推广了井田制 D.将所有土地公有化【解析】 材料表明商鞅变法破除了井田的“阡陌封疆”允许土【答案】 A8.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这说明宋朝时期(  ) 【导学号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开始出现租佃经营佃户租种土地有一定的自【解析】 材料的大意是地主(材料里的“民庶之家”)把土地租给佃农耕种是为收租并非为了同情别人(即材料里的 “行仁义”)当遇到灾荒之年还要减免地租、借给他们种子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指地主)心里害怕佃农不再租种他们的土地而离开导致土地荒芜那样的损失一定会比现在减免地租带来的损失高几倍的缘故。这说明了当时的佃户在租种土地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权故选D项。【答案】 D9.阅材料一 近来土地多归有力之家非乡绅则富民……若夫穷民本无立锥之地。材料二 先代有限田之议均田之制口分世业之法宜仿其制而乘除之亦因时救弊之政也。材料三 徒党不下数千始则占耕民田后遂攻打郡县。《王文成公全书》(1)材料一反映了明朝末年怎样的社会问题?(2)为解决这一问题材料二提出了什么3)材料三反映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中“土地多归有力之家……若夫穷民本无立锥之地”等信息判断即可作答。第(2)问材料中提出沿袭“限田”“均田”等方案结合史实加以分析即可。第(3)问根据材料三所述情景概括归纳即可。【答案】 (1)土地兼并严重(或土地高度集中)。(2)借鉴先代的限田制、均田制等并加以改良限制土地兼并。不能解决问题。原因:土地兼并是土地私有制发展的必3)土地兼并激化了阶级矛盾农民进行反抗斗争用暴力方式改变旧秩序。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