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三地理艺术生水平测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届高三地理艺术生水平测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50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50分)两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共30题,60分) 副高的强弱、进退几乎决定着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的分布以及水旱灾害的发生。结合“我国某月份副高脊线位置图”回答—3题: 若此时①地处于雨季,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①地频繁出现扬沙天气 B.塔里木河处于汛期 C.洛杉矶阴雨连绵      D.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 此时关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A.处于“梅雨”天气 B.受气旋影响 C.受冷气团控制 D.天气炎热干燥 在我国,雨带移动最快的季节是:A.春节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读西半球部分图(下图左),AB为晨昏线的一部分,C地夜长为8小时。回答--7题。 .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A.0°,23°26′N B.20°W,23°26′N C.160°E,23°26′S D.180°,23°26′S .此刻,国际标准时间为: A.0时 B.1时20分 C.12时 D.13时20分 .此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可能是右上图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 .此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B.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呈断块状分布最明显 C.墨累——达令盆地正忙于播种小麦 D.南极地区出现了全球臭氧量最低值 读某地等温线图,回答-9题。 .影响图中A、B两点气温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①太阳辐射 ②大气环流 ③海陆位置④地形⑤洋流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④⑤ .形成C岛东侧气候的因素有: ①纬度较低 ②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影响 ③受东南季风影响 ④受东南信风影响 ⑤受暖流影响 ⑥受寒流影响 ⑦位于迎风坡 A.①② B.①③⑤⑦ C.①④⑤⑦ D.①④⑥ B. 气温将要下降的是B、D两处 C. 气压将上升的是B、C两处 D. 可能出现逆温的是B、D两处 11.如果是近地面天气形势图,则风向表示 更为合理的 A. A   B. B  C. C  D. D 12.下列四幅图中,最可能符合峨眉山地植被垂直差异的是: 下面为四幅等高线分布图,若图中等高线的数值皆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递减,按要求完成。 13.若四幅图的等高距皆为50米,比例尺分别为110 000、120 000、130 000、140 000,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A.①>>> B.②>>>C.①>>>D.④>>>( ) A.增加了湿、热程度 B.降低了干、热程度 C.减轻了寒冷状况 D.加剧了干燥状况 下图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降雨量与径流量关系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由图可知,甲、乙、丙三种土地利用中,对地表保护程度的高低是. ( ) A.丙甲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甲乙丙 17.若图中甲、乙、丙表示我国东北平原、江南丘陵和珠江三角洲三地,则甲、乙、丙的正确排序是 ( ) A.江南丘陵、东北平原、珠江三角洲 B.东北平原、江南丘陵、珠江三角洲 C.东北平原、珠江三角洲、江南丘陵 D.江南丘陵、珠江三角洲、东北平原 把洼地挖成塘,塘泥堆成基或台,塘里养鱼,基或台发展种植业,这是地势低平地区的土地利用的新模式。读下图,完成下题。 18.该模式最不适合推广的地区是 (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三角洲 D.珠江三角洲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据此回答19-20题。 19.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是(  ) A.风力侵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流水搬运作用 D.风力沉积作用 20.渭河平原是黄土高原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地形的成因是(  ) A.背斜成谷 B.向斜成谷 C.断层成谷 D.地震成谷 读图回答21—22题。 21.S铁路的名称是( ) A.贵昆铁路 B.南昆铁路 C.浙赣铁路 D.陇海铁路 22.M处发育一种典型的地质地貌景观,该景观可能是由( ) A.风力的沉积作用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