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
“自动投案”成立条件的认定
高秀东+
自动投案,是一般自首成立的首要条件,关于这一条件的认定,历来存
在争论。根据刑法第67条和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4月6日《关于处理自首
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关于自首的规
定,自动投案的成立,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时问条件
(一)投案行为是否必须发生在犯罪之后
有观点认为,投案行为必须发生在犯罪之后,①而对如何理解“犯罪之
后”,未作进一步解释。笔者认为,“犯罪之后”可作狭义和广义上的理解,
一种是狭义的,只限于犯罪结果发生之后或犯罪既遂之后;另一种是广义的,
既可以是犯罪行为发生之后,也可以是犯罪结果发生之后或犯罪既遂之后。
投案行为必须发生于广义的犯罪之后,而不能只发生于狭义的犯罪之后。犯
罪既遂之后而投案的,固然可以成立自动投案;犯罪预备、未遂或中止后而
投案的,同样可以成立自动投案。
(二)投案行为应发生在尚未归案之前
尚未归案的典型情形包括以下三种:投案行为通常实行于犯罪事实未被
司法机关发觉之前;或者犯罪事实虽被司法机关发觉,但犯罪分子尚未被发
觉之前;或者犯罪事实和犯罪分子均被发觉,但司法机关尚未对其进行讯问
或采取强制措施之前。
罪行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而被有关部门查询、教育后,
主动交代犯罪事实的;犯罪分子在犯罪后逃跑,在被通缉、追捕过程中,
经查证其确已准备去投案,或正在投案的途中被逮捕的,都应视为在归案
之前。
1.如何认定“形迹可疑”?这个问题是目前司法实践中认定自首的较为
棘手的问题之一,刑法理论界对此也存在较大争议。
t外交学院国际法系副教授。
①王作富主编:《刑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2页;周加海:《自首制度研
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页;高铭喧、马克昌主编:《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82页。
“自动投案成立条件的认定
所谓“形迹”,是指举动和神色,具体包括神态、表情、衣着、体形、
语言、举止、动作、活动方式等。形迹可疑是指司法机关或有关组织基于特
定人的举动和神色异乎寻常,仅凭工作经验或个别线索、证据,认为特定人
可疑。形迹可疑和犯罪嫌疑非常容易混淆。犯罪嫌疑指司法机关掌握了足以
断定特定人实施了某种犯罪的客观事实或者线索、证据,通过逻辑判断,从
而认定被怀疑人有作案的重大嫌疑。《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
民警对形迹可疑、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可以当场盘问、检查。形迹可疑
与犯罪嫌疑都是司法机关对特定人具有违法犯罪可能性的怀疑和判断,具有
主观性。形迹可疑还未达到犯罪嫌疑的程度。司法机关是否掌握足以合理怀
疑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的证据或线索,是形迹可疑与犯罪嫌疑的本质区别。
形迹可疑是一般性怀疑,可以是特定人同某种犯罪没有任何联系,或者同某
种犯罪仅有相联系的疑点,怀疑的内容一般是“此人可能做了什么坏事”之
类;犯罪嫌疑是针对性怀疑,必须将特定人与某种犯罪相联系,而且足以认
定被怀疑人有作案的重大嫌疑。经当场盘问后,公安机关对没有犯罪嫌疑的
形迹可疑者,应立即释放或对其一般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对犯罪嫌疑者,
则可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继续留置盘问,并可转化为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不
能将司法机关是否把特定人与待侦案件相联系作为判断形迹可疑的标准。这
既不科学也会造成对自首认定或过严、或过宽之弊。不能认为凡是被带至司
法机关盘问的被怀疑人,不论所掌握证据的性质如何,证明力多大,一概都
是犯罪嫌疑者。同时,也不能认为凡是因形迹可疑被例行盘查的被怀疑人,
则不论盘查的情况如何,一概都是形迹可疑者。
在犯罪事实未被发现,司法机关尚未将特定人与特定待侦案件相联系的
场合(多为当场盘问、例行检查,即所谓“以人找案”),司法机关已经掌握
了据以合理怀疑特定人实施了某种犯罪的证据和线索,此后其如实交代属被
动交代,只能认定为坦白。例如,持有某些特殊物品的(如毒品、枪支、较
多假币等违禁品),特定人的身份及体貌特征与已发案件犯罪嫌疑人明显相
符的(如其身份证事项与通缉令等所述犯罪嫌疑人的情况相吻合的),有人
当场指控特定人实施了某种犯罪的,特定人有现行作案嫌疑的(如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两种制备多晶铜铟硒薄膜方法的比较研究.pdf
- 两种质量观和企业质量策略的思考研究.pdf
- “细读”溯源 (1)研究.pdf
- 两组分纤维提花面料的差异化染色工艺研究.pdf
- “言语由水而生”:生态批评视域下《一条奔腾而过的大河》中的水景研究.pdf
- “言旨话”与屯堡人的历史记忆研究.pdf
- “要说”的词汇化和语法化研究.pdf
- “营改增”:引发航运业税改的思考研究.pdf
- “营改增”对道路运输企业的影响及对策探讨研究.pdf
- “营改增”对港口企业的影响浅析研究.pdf
- 隐形变异作风问题的检视与整改培训讲座PPT课件.pptx
-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物理试题 含解析.docx
-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 物理 含答案.docx
-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 物理 含答案.docx
-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达拉特旗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含解析.docx
- 新修订《代表法》五大亮点解读.pptx
- 幼儿园夏季防暑降温安全课主题活动PPT课件.pptx
- 2025年宜明昂科分析报告:CD47融合蛋白安全性及疗效优秀,市场空间广阔.pdf
- 2-数学_数学答案.pdf
- 幼儿园小学端午节习俗文化教育教学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