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万有引力定律单元复习
分析: 答案: B、C 4、已知地表的重力加速度g,地球半径R ,同步卫星距地心的距离r;求同步卫星的线速度? 答案: 2 = V gR r 5、地球同步卫星距离地心的距离为r,运行速率为V1,向心加速度为a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2,第一宇宙速度为V2,地球的半径为R,则 A、 B、 C、 D、 分析: 答案: r a1 a2 = R a1 a2 = r 2 R 2 V1 V2 = r R 2 2 R V1 V2 = r A、D 6、双星在它们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其连线上某一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T,两星中心间距为R;求两星的总质量。 分析: 答案: GT 2 = M 4π 2 R 3 7、据观察,某行星外围有一个模糊不清的环。为了判断环是连续物还是卫星群,测出了环中各层的线速度V大小与该层至行星的中心的距 * 万有引力定律 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数学表示: 理解: (1)普遍性 (2)相互性 (3)宏观性 (4)适用性 Gm1m2 r 2 = F 1、如图所示,在半径为R, 质量为M的均匀铜球中, 挖一半径为R/2的球形 空穴,空穴和铜球相切。 A d 另一均匀小球质量为m,位于连接铜球球心跟空穴中心的直线上的A处,小球球心和铜球球心相距为d,求这两个球间的万有引力。 分析: 答案: 2 F= GMm(7d -8dR+2R ) 2 8d (d- R 2 ) 2 2、设想把一质量为m的物 体放在地球中心,这 时它受到的地球的万 有引力为( ) A、0 B、mg C、无穷大 D、无法确定 分析: 答案: A 应用: (1)万有引力和重力 一、星球上物体所受的重力是由万有引力产生的。近似计算: GMm r 2 = mg 1、 当物体距地面高h时(地球半径为R), 则重力加速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R+h) 2 = g GM 2、因为地球不是正球体,越往两极半径越小 则重力加速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加 R 2 = g GM 二、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上物体受到的万有引力产生两个效果,一个分力提供向心力,另一个分力即重力。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也可以认为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 和支持力的合力。(由平 衡条件N=F重)实际上,向 心力很小。如质量为1kg的 物体在赤道上向心力只有0.034N,而它受的地球的 引力约为9.8N。 对地球赤道面上的物体: F引-N=F向 (即F引-F重=F向) 对卫星: F引=F向 (N=0,完全失重) ω F向 F引 F重 ω F向 F引 F重 ω F引 N N . . . 1、离地面高h处的重力加速度是地表的1/2,地球半径RE;则:h/RE= 分析: 答案: 2 -1 2、已知万有引力恒量G=6.67×1011 Nm2/kg2 ,地表重力加速度g=9.8m/s2 , 地球半径RE=6.4×106 m ,则:地球质量的表达式M= ; 数值M= kg (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gRE/G 2 6×10 24 3、由于地球的自转,使赤道上的重力加速度比两极重力加速度减少N%,设地球的自转周期为T,求地球的平均密度(设地球是一个均质圆球体)。 分析: 答案: NGT 2 = ρ 300π (2)万有引力和向心力 一、星体、人造卫星环绕运动(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r 2 = m GMm 2 V 2 2 r = mrω = mr ( ) 2π T 1、宇宙速度: 若地球半径为R,卫星距地面高度h,则r=R+h;所以:卫星离地面越高环绕速度越小。 r = V GM 第一宇宙速度:r=R,V1=7.9km/s,为最大环绕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发射速度、脱离速度)V2=11.2km/s 第三宇宙速度:(发射速度、逃逸速度)V3=16.7km/s 说明: V=7.9km/s,为圆轨迹; 7.9km/s<V<11.2km/s,为椭圆轨迹; 11.2km/s<V<16.7km/s,为抛物线; V=16.7km/s为双曲线。 2、天体质量: 3、开普勒第三定律: GT 2 = M 4π 2 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上 光荣少年.ppt
- 七下华师版科学3.1 太阳辐射能.ppt
- 七下科学 第二章 第1节和第2节 复习题(已校正).doc
- 一轮复习自然界的水循环、水文水系特征.ppt
- 七年上地理知识点(详细版,无空版).docx
- 一轮复习赵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pt
- 七宝中学酯化反应类型 重点.ppt
- 一轮复习-水循环.pptx
- 七下第三单元做意志坚强的人教材分析.ppt
-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知识点.doc
- 2023年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3年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3年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招聘笔试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