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济全球化的反思
5、对于股市投资者而言,愚蠢分为两种,赚到钱的愚蠢与亏了钱的愚蠢。2013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罗伯特?希勒长期关注行为金融学,他总结“泡沫由一个‘致富故事’、人们的兴奋和痴迷所导致”。对于大部分中国股民而言,更直观反应是如果不参与身边这轮大牛市,那么等同于纵容自己的财富与别人拉开距离,无疑是一种愚蠢,那么,相反的行为呢?这轮牛市是什么因素驱动,他们不仅不在意,甚至会在尝到甜头之后赋予牛市更多现实合理性甚至美好设想,比如因为市场行情走好而盲目乐观,甚至认为泡沫走高以及杠杆化最终会解决股市乃至经济的一切问题,而对未来必然到来的清算危险视而不见,这不过是(暂时)赚到钱的愚蠢。 6、只要家庭财富对股市的狂热追逐尚未退潮,大跌或许只是预警而并不是终结。中国股市的长治久安,不在于估值高低,更不是监管层念念不忘而不见踪迹的“慢牛”,而是其制度基础的完善。 7、财富效应重新带动股市火爆,新开户人数重新回归高位。中国股民年龄成分或许在变,不变的则是股民的“政策市”心理。转眼之间,中国股市从全球表现最差股市转换到收益率最佳股市。从微观公司层面,上市公司业绩并没有明显好转,股市成色并没有本质改变;从宏观经济层面,中国经济放缓趋逐渐成为定局,近期中国官方《人民日报》更是刊出匿名权威人士采访,认可当下经济形势困境,表示增速回落是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一个重要特征。 8、人追求理性,但最终多是被感性驱动,股市变幻不过是这个变动时代的诸多集体焦虑之一,人人力争上游又唯恐落后半分,争的不仅仅是财富,更是安全感。古代汉族有一种民俗“叫魂”,流行于全国各地。乾隆盛世时,曾经爆发对于以“叫魂”为妖术的集体恐惧,席卷了半个中国,人心惶惶。恐惧可以驱动人性,贪婪同样如此,“叫魂”存在于过去,也存在于今天,存在于我们的集体记忆之中,在牛市之中,真实和幻觉的分界点往往模糊不清。也正因此,或许每个投资者需要自问的是,自己愿意选择怎样的愚蠢?这就像一场浩大夜宴,酒过三巡离场未免可惜,但贪杯到午夜宴会音乐停止之后,则面临一切现形满席狼藉的危险。 经济全球化十字路口的抉择 纵观历史,可以发现,世界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它自发地演化着,国家之兴衰必然受到来自内部的影响,也必然和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华尔街风暴,现在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场危机将推动全球经济格局发生变化,经济全球化走到了十字路口。发生在美国的危机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债务危机;二是流动性危机;三是信用危机。美国在进入20世纪前后基本完成了现代化建设,国家工业化、高度发达的社会福利和社会结构,使得美国人养成了超前消费的习惯,在“需求”旺盛带动生产(经济增长)的同时,负债也不断增加。 以我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这场世界经济一体化当中成为“世界工厂”。通过加工和生产商品,输送给以美国为主要经济体的西方发达国家,使得西方国家用更低的成本满足需求,这也促进了需求中其他虚幻成本的产生。对外出口是新兴经济体的重要增长措施,于是导致了不平衡经济现象的发生。 金融危机过后,美国和欧洲主要国家在未来的若干年内,其强国地位仍将保持一定的阶段,建立世界金融新秩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进程。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是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转折点。从应对挑战的角度进行“危”与“机”分析,试图说明在金融危机中,我们面对的危险,而重点则是要看到面临的机遇。危险与机遇如影相随,有时候根本分不清楚。外因一般激发内因,就像一个身子弱的人容易感冒。 国内有些学者以此来炫耀中国开放的成就,但是一些国际学者对此表示了担忧;中国改革开放前建立的比较完整独立的工业体系目前已严重受损,制造业中主要行业、产品品牌为外资所控制,作为“工业之母”的装备制造业正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境地,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的加工车间,而并非世界工厂;改革开放在中国形成了众多利益集团,它们凭借其掌握的雄厚的经济资源、强大的政治资源,以各种方式来影响中国政府的决策,以确保其商业利益。 因此,中国参与全球化,在获得丰厚收益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代价,而发达国家基本上是以最小的代价获得巨大收益。西方“反全球化”人士所宣扬的惨痛代价,只不过是部分结构性调整导致的就业机会流失而已。实际上,没有哪一个西方国家政府反对自由化、抵制“华盛顿共识”。从全球化的净收益角度来考虑,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当然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宣扬中国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要么是信口开河,要么是有意混淆视听。 中国融入全球化乘坐三等车厢还是充当火车头 从1400年以来的全球化历史看,中国在全球化的初期就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顺差国家,但尔后几百年的历史证明,中国并没有有效地利用大量流入的白银资本去培育工业革命。在分析其原因时,顾准先生说封建宗法经济势力太强,福山说中国的家庭财产分配制度不利于刺激创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