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冀中坳陷地温梯度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沈俊 超
华〔北油田水电厂)
地温梯度是地下温度随深度变化的增温率,在地下同一深度,地温随地温梯
度的不同而不同。在地热井的设计中,地温梯度是一个重要指标。地温梯度预测准
确,则热水井出水温度准确,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否则,热水井出水温度将有可能
达不到要求,致使工程不合格及至报废。本文将着重探讨冀中坳陷地温梯度变化
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地热井的准确设计提供依据。
一、冀中坳陷区域地质概况
冀中坳陷北起燕山,南止邢衡隆起,西邻大行山,东到沧县隆起,面积约32320
平方公里,是一个中、新生代形成的断陷盆地。
其墓底由震旦亚界至古生界时期广泛沉积的碳酸盐岩为主的海相地层所构
成,厚达7500m。下古生代末期加里东运动,使本区整体上升,区内缺失上奥陶世、
志留纪、泥盆纪和下石炭纪的沉积。进入古生代以来在燕山运动的作用下,早期古
隆起再次抬升。震旦亚界和古生界碳酸盐岩暴露地表遭受淋滤剥蚀,使潜山岩溶
裂隙更加发育,为热水储集提供 良好场所。这次运动以褶皱断裂为主,伴随火山岩
活动。同时,中生代时期断陷开始形成,以陆相碎屑岩沉积为主,沿早期隆起边缘
或山间洼地充填式沉积,岩相变化大,南区发育,中区墓本缺失,与古生界呈角度
不整合。下第三系沉积时坳陷内断裂活动加剧,在继承早期断裂的基础上,以升隆
活动为主,使区内产生块降和块隆,并伴随多次玄武岩喷发活动,形成了凹凸相间
高差悬殊的地貌景观。在凹陷内沉积了巨厚的下第三系陆相砂泥岩层,沉积中心
多在单断凹陷的陡侧,最大厚度达8500m,超复沉积在震旦亚界、古生界及中生界
不同地层之上,与上第三系为不整合接触。上第三系至第四系时表现为区域性沉
降,坳陷内广泛沉积了厚达500^-2500m的砂泥岩层,其砂岩组成上部热水储集
层。
冀中坳陷处于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第二沉降带华北平原上,断裂构造相当发
育,它的主体由一系列北北东向和北东向雁行式排列的凸起、凹陷相间构成。由北
往南依次有大兴凸起、牛驼镇凸起、容城凸起、高阳凸起、宁晋凸起等。凹陷有北
京、廊坊一固安、武清、徐水、保定、霸县、饶阳、石家庄、晋县、束鹿等。
二.、冀中坳陷地热类型及地温梯度的影响因素
1本区地热资源既况
冀中坳陷最有利用价值的地热资源是上第三系孔隙型地热系统和碳酸盐岩
岩溶裂隙型地热系统.‘上第三系地热系统包括明化镇组上段热储层及馆陶组热储
层。明化镇组上段热储层顶界深度300^-450m,底界深度1000m左右,含水层为中
细砂岩,孔隙度 30-33写,水温36-v50C。馆陶组热储层底界深度为 1100-
2300m,一般厚度 100-300m,含水层为中细砂岩,底部为砂砾岩,孔隙度 22-
32%,水温66-78C.碳酸盐岩岩溶裂隙热储层是指古生界及震旦亚界的碳酸盐
岩组成的热储层,热水赋存于碳酸盐岩岩溶裂隙中,孔隙度5-12%不等,孔、洞、
缝的发育程度受岩性、构造运动、古岩溶等因素控制,具有水兰大、温度高、水质好
的特点,水温一般60-80C,高者可达118C(马 16井)。
2.地热系统类型
地热系统根据地质环境和热量传递方式分为对流型地热系统及传导型地热
系统。对流型地热系统又分为:(D与浅成年轻酸性便入活动有关并出现在具有高
孔隙率和渗透率的地质环境中的水热系统。本区第三纪虽伴有多次火山活动,但
多以墓性喷出岩形式存在,因其暴露干外界,粘度低,流动快,热量极易散失,故对
今地温没有影响。本区不属于这一类型的地热系统。(2)出现在区域热流量高至正
常区域以内的低孔嗦率一一破碎带渗透率环境中的环流系统。本区断裂构造相当
发育,发育有一系列北北东向和北东向的断裂带。但除南马庄、留路地区外,没有
明显证据证明本区属于破碎带对流地热系统。
冀中地区对流传热是局部的、处于次要地位的。传导型地热系统分为:(1)存
在于热流量正常或略高于正常的区域以内的高孔隙率沉积层中的低温含水层。
(2)高温低渗透率环境中的干热岩体系统。本区大地热流平均值61.7mw/m,接近
于华北地区62mw/m 的平均值,也同全球热流平均值十分接近,因此属于地热正
常区,不存在高热背景的热源。因此,本区地热系统属于传导型地热系统的((1)类,
其热源来自地下深处,通过热传导传递热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飞利浦HTS5540 93家庭影院说明书.pdf
- 面馆促销聚人气方案.docx VIP
- 《中国文化概况》带翻译版.pdf VIP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课件).pptx VIP
- 旧版现代西班牙语第1册 课文+答案.pdf VIP
- 2023年贵州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docx VIP
- 变电站运行中倒闸防误操作及对策.doc VIP
- 汽车车身制造技术 项目三 车身焊装工艺.ppt VIP
- Chapter 4 Lending a hand (课件)-2024-2025学年新思维小学英语5A.pptx VIP
- 2025-2030中国会展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