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动起来积极参与师生互动-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doc

如何让学生动起来积极参与师生互动-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让学生动起来积极参与师生互动-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doc

如何让学生动起来,积极参与师生互动 ——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2014级 唐波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人的素质得到可能和充分的发展,发展的方式应该是积极的、主动的。人本理念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学过程不在被看作是一种纯粹的给予和接受的静态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那么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动”起来呢? 一、师生平等对话,融洽师生关系 我们要想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地“动”起来,教师必须找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定位的,构建起民主平等协作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角色由居高临下的独裁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融洽师生关系 ,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的不可少的要素。师生平等对话,融洽师生关系,就是在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上多一些鼓励、表扬和支持。就是做到“心灵的碰撞,智慧的较量,人格的征服”,人们大多有“渴望被肯定”的心理倾向,美国学者威廉.詹姆斯说:“个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恳求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因此,多一些鼓励、表扬和支持,就会激活人们的表现欲望。尤其是低中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生活、情感上都存在着很大的依赖性,特别是那些不太自信、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更需要教师的鼓励与宽容。在课堂上要多一些鼓励与宽容,让学生敢想、敢问、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时,这时,我们要先给予鼓励,赞扬他敢于提问的勇气,而后给予点拨和启发,一句鼓励性的语言和眼神会给学生巨大的力量,让他们敢于表现自己,愿意主动张扬个性。 案例 举一个例子说明怎样师生平等对话,融洽师生关系 二、创设问题情景,以疑启迪心智 “学问,学问”,既要学,更要问。,光“学”不“问”,难成“学问”。我们只有多疑、善疑,才能真正获得渊博的学识。这正如清朝学者陈宪章曾经说过的:“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 知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皮亚杰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得好,必须有兴趣。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相伴相随。让学生走向自学和学会学习,是我们的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李政道博士曾经说过:“学生最重要的就是学会提问,否则将来就做不好第一流的工作”。而传统的教学往往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改变这种状况,要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善于思考的能力,不妨把教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转变为教师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动”起来。通过问题引发了学生开放的思索,让学生大胆设想,畅所欲言,从而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案例: 1、 在讲《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时,可创设如下情境: 常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能顶吗?已知诸葛亮解出问题的概率的为0.8,三个臭皮匠能解出问题的概率分别为:0.5、0.45、0.4且每个人必须独立解题,那么三个臭皮匠中至少一个解出的概率与诸葛亮解出的概率比较,谁大? 在讲《等差数列的前项和》时,可讲高斯小时候计算的故事。 在讲《在讲等比数列前项和》时,可讲印度国王奖赏国际象棋发明者的故事。 三、营造互动氛围,引导合作交流 合作学习是信息时代人们学习的重要特征,学会合作是现代社会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实施素质要求“合作”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求在教学中进行师生、生生的合作、交流与互动。学生在合作中形成互动,在交流中引起碰撞,在思考中相互接纳,可以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可以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得到增强。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角色也由传授者转为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使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师生之间形成“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案例: 在讲《椭圆的方程》时设计如下操作流程: 课前,每两人一组,准备两枚图钉,一条细线,一张白纸,一支铅笔。 取适当长度(2a)的细线,在细线的两端系上图钉固定在铺有白纸的桌面上的两点处,满足。 用铅笔一端拉紧细线,并转动一周,画出一个椭圆。 改变细线长度,使重新操作。 改变细线长度,使重新操作。 改变细线长度,使重新操作。 根据(1)-(5)的操作,能得出什么结论? 重复(2)、(3)观察各个椭圆有怎样的对称性?总结一般规律,由此求椭圆方程怎样建系? 重复(2)、(3)观察,讨论椭圆的扁圆程度与的内在联系。

文档评论(0)

wendang_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