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j匕大冶李喇L责明代J|i铁炉群的个体搬j|伽同处理 -427.
湖北大冶李德贵明代炼铁炉群的个体搬迁加固处理
曲毅,曲径
(黄石博物馆,黄石)
摘要:江苏仪征至湖南长峙的石油管道工程,途径湖北大冶市陈贵镇李德贵村冶炼遗址。湖北省
博物馆考古队和黄石市博物馆考古队在考古发掘中发现明代炼铁炉群,在布方5米×10米探方3个
中,发现炼炉22个。发掘工作完工后,主要搬迁工作由黄石市博物馆负责,大冶市博物馆协助,7
月19日至7月30日.历时12天.完成11座炼炉的保护性搬迁工作。搬迁的11座明代炼铁炉交给
大冶市陈贵镇政府指定的小雷山风景旅游管理赴临时存放。现将炼炉搬迁中的方法、过程和主要加
固材料介绍如下。
1炼炉站构形制介船(见田1一困3)
大冶李德贵明代炼铁炉群中各炼炉的形制基本相同,每一座炼炉的大小稍有区别。炼炉结
构形制分为炉台工作面、炉缸、金门、鼓风口、鼓风空腔,基本以粘土为主要材料制成。炉缸
是空腔体,炉缸的表层是高温区,经过高温后,炉缸、金门等高温接触部位形成较坚硬的炉壁
烧熘,颜色为青灰色。炉缸的内层是粘土层,与炉壁接触的高温内层,形成红烧土层,红烧土
由炉缸为中心向粘土层辐射,颜色由深红向浅黄变化,炉缸的外围是黄土。炉缸口呈D形,缸
口尺寸一般在50厘米。炉缸底呈卵圆形,直径一般在30厘米。底小口大,口部边沿向外翻,呈
D形喇叭口状。炉缸深一般为50厘米。在D形口的半圆方位炉缸的底部中间是金门口,炉缸壁
端的金门口直径5厘米,炉台外端的金门口直径一般扩大在30__40厘米。金门口的外端流口处
常见有遗留的大炼渣块。D形口的平直面炉缸的底部中间是鼓风口,正对金门,鼓风口直径一般
米左右。进风孔水平面要高于鼓风孔大约20--,25厘米。在D形的半圆金门方向炉壁有多次使用
的痕迹,有的呈明显的十几层的修复使用次数,鼓风空腔端仅为一次性的使用而制作。
圈I炼炉结构 田2炉缸口 图3炉群概貌
2炼炉搬迁方案震过程
李德贵明代炼铁炉群的搬迁保护工作由当地大冶县政府负责,计划搬迁十座炼炉。我于2006
428· 文物保护与科技考古
年7月19日进住陈贵镇,湖北大冶铜绿山遗址早在80年代初曾经搬迁过一批春秋时期的古炼
炉,由于当时对材料的认识、经验、借鉴、方法及后来的保养等都受到一定局限性,故在后来
的这批古炼炉的包管保养中都出现了不尽人意的地方,最后这批三座春秋炼炉和一座宋代炼炉
在黄石博物馆2003年搬迁时,几乎外部包装木质构架已经腐烂,不堪一提。内部粘土炉体由于
当时没有用胶结剂,粘土结构的炼炉长期脱水导致整体松散,一触即溃。结合以上教训,我们
开始考虑用5%-8%的聚醋酸乙烯水溶液做渗透处理,以提高泥层强度。后因采购困难,最主要
是这次搬迁工程紧迫、任务紧急。在黄石、大冶、陈贵镇就近只能买到801胶水。经过初步实
验,决定使用此材料。
试验标本每组3个标本,各取样2份,共分2组。
1组标本特征:
1号标本:普通旱地粘土块,直径15,cm(全干)。
2号标本:普通旱地粘土块,直径lOem(用自来水浇透)。
3号标本:炼炉李德贵出土炼炉残红烧土块,直径12cm(湿度居中,外干内湿)。
2组标本:4号标本(与l号标本相同型);5号标本(与2号标本相同型);6号标本(与3
号标本相同型)。
我们从商店买了桶装801成品建筑用胶水,由于胶水浓度太高,渗透性教差。故在原有胶
水浓度基础上加水50%。
1组标本:l、2、3号标本放人胶结剂浸泡1分钟。
2组标本:不作任何处理。
在晴天多云,气温30℃,放到三楼屋顶平台水泥地上。自然干躁,
1组标本:基本干燥,硬度用手无法掰开,用铁锤锤成大块状,1组标本中1、2、3号标本
胶结硬度相同。
2组标本:硬度也很高,用手可以掰开,用铁锤锤马上松散。2组4、5、6号效果类同,可
以锤碎。通过简单试验,我们认为可以起到粘结加固的作用,决定采用80t胶水用于炼炉的粘
土质地保护性加固。
3炼炉搬迁实施过程
明代炼铁炉在搬迁前,必须将炼炉的范围和炉缸底部首先确定,范围越小体积越轻,越利
于搬迁。我们将所有炼炉炉缸内填土全部排除,鼓风空腔切除,保留炼炉的炉缸主体及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