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育种研究协会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docxVIP

农作物育种研究协会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作物育种研究协会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

农作物育种研究协会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丹心一片寄农田  ——记XX大汶口农作物育种研究协会党支部书记王景生  “种业成长不仅影响农业长远发展,而且关系国家经济安全。所以,要切实把农业科技的重点放在良种培育上,加快农业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体系建设。”这是原国家农业部孙政才部长到大汶口农作物育种研究协会试验田考察时向在场的广大农业工作者说的话,回想起孙部长的一席话,王景生的心情仍然十分激动。  今年60岁的王景生,是岱岳区大汶口镇郝石村人,虽然已步入花甲之年,但仍然奋战在农业生产第一线。  在其他人眼里,育种工作是一个与繁、累、苦结缘的活儿,可在王景生的心里却有着常人难以体会的分量。在人生的履历上,他用一颗赤诚的心,用一片满腔的情,勾画出一道道由麦浪编织的绚丽人生。孜孜以求的是敬业奉献  早先在镇农技站工作时,王景生就从事粮食作物高产的研究工作。2003年9月,王景生同志在镇机关的岗位上退了下来,离岗后,他没有赋闲在家,毅然回到了他所热爱的农田,从事起他的老本行,接受大汶口农作物育种研究协会的聘任后,他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辛勤耕耘,凭着实干精神和人格魅力赢得了广大会员的信任,XX年12月,协会党支部成立,大家一致推选他为党支部书记。  小麦育种“杂交容易,选育难”。真正选育出能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新品种不是容易的事。杂交后代的选择是否准确是决定育种成败的关键,选得准,选育需要时间就短,成功率就高,选不准,选育时间长,成功率低,甚至几年也选不出一个新品种。多年来,为了准确掌握小麦试验品种各期生长动态,他经常头顶烈日,一身水,一身汗地进行田间观察记录,有时为了搞准数据,多选样本,或为小麦进行人工授粉,他要在田间蹲数小时,饿了吃口干粮,渴了喝几口随身携带的凉开水,常常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家,在起初进行小麦育种研究的日子里,他老伴思想不通,有抵触情绪,埋怨丈夫不务正业,认为小麦育种工作辛苦,没有多少经济回报,占用时间多,家里责任田做不了不说,家里的很多事也耽误了。村里也有人冷言冷语,嘲笑他头脑发热,每个月拿着几千元工资,放着好日子不过,偏遭这份罪?面对别人的质疑,他总是泯然一笑,面对老伴的埋怨,他就不停地做思想工作,直至老伴思想开通,由反对转变为支持他的研究。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景生以其尊重科学、勇于探索、务实创新、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埋头苦干、一丝不荀的工作态度,使他选择的育种方法正确,选育的路子准确,少走了许多弯路,从而取得一系列的骄人成绩。协会目前已培育出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17个,优质小麦株系256个,他们选育的“汶农5号”被科技部列为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和山东省政府“良种产业化开发”项目。经省农业部门审定的“汶农6号”小麦亩产达到716.1公斤,连续两年在省区试中产量第一,并填补了我国超白度小麦品种的空白。今后每年将有3至4个新品种推出。念念不忘的是农户利益  王景生不单自己钻研农科,还热心培训当地农户,他通过举办技术讲座、发放技术明白纸、田间指导等多种形式,传授小麦种植知识,指导农户开展小麦生产种植和病虫防治,努力帮助村民提高科技文化素质,提高农业效益。  在多年的农技推广工作中,王景生与广大会员、农户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大家都把他当成自己的“主心骨”、“贴心人”,不论大事小情都与他商量,请他出主意。王景生心里始终装着农民,农民求他的事,他都不分昼夜,风雨无阻,随叫随到,有求必应。  为了方便与农民沟通,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会员、农户,王景生每次讲课之后,都把自己的手机号写给大家,而且多年来从没换过。许多陌生的农民群众和农技人员,经常通过电话向他进行咨询,他的电话已成了当地名副其实的“农技咨询热线”。农忙时,他的电话从早到晚响个不停,怕影响老伴和孩子休息,他就把电话放在自己枕边,用沙发垫捂上。每次接到农户的电话,他都不厌其烦地认真加以解答。有一次,王家院村的侯忠华等几个农户多方打听到王景生的电话,就拔打电话询问,“老王啊,我是王家院的小麦种植户,你能到我们这里给看看,俺们的小麦是不是生病了?”王景生接听完电话后,第一时间赶到了他们的田头。一番查看后他告诉大家,由于田块旋耕、麦种深播,导致黄弱苗出现,只要注意促弱转旺就行了。按照王景生提出的促弱转旺的方法,麦苗慢慢返青了,该农户的小麦喜获丰收。侯忠华深有感触地说:“老王总能治好小麦的‘疑难杂症’,他真是俺们庄稼汉的‘贴心人’啊。  只要是农民的事,不论人熟不熟,是不是份内的事,王景生都会竭力去办。东武村农户高加河清晰地记得,由于前年持续秋旱近两个月,“小麦播种期拉长,大伙儿地里的麦苗小而弱。听说这样的弱苗会使每亩小麦少收100多公斤,这可怎么办?”正当村民们焦急万分时,老王来到他们身边,告诉大家如何通过早施返青肥,促小弱苗在“立春”后迅速生长,即可增加50公斤以上的产量;这类麦田到拔节时再施拔节肥并做好病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