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吉林市吉信街西山街林荫路道路工程吉林市昌邑区吉林市城市建环评报告
编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报批版)
项目名称:吉林市吉信街(西山街—林荫路)道路工程
建设单位(盖章):吉林市城市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吉林灵隆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7年03月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项目名称—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点。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吉林市吉信街(西山街-林荫路)道路工程 建设单位 吉林市城市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刘彦光 联系人 王艺霏 通讯地址 吉林市恒山西路108号 联系电话 传真 邮政编码 建设地点 吉林市昌邑区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项目分类管理名录代码 T城市交通设施 建设性质 新建 行业类别及代码 E4813市政道路工程建筑 占地面积
(平方米) 18310 绿化面积
(平方米) 总投资
(万元) 1335.94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75 环保投资
比例(%) 5.61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2018年11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提出背景
吉林市是一座拥有22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山水宜居强市,具备良好的资源条件、坚实的产业基础和生态资源环境。城市道路作为城市交通运输系统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结构,它对整个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本次建设的吉信街为规划道路,是连接西山街至林荫路的道路工程,建设可为周边小区(骏景花园及吉荣小区)提供另外一条出行出入口。根据吉林市路网规划,该条道路起点为既有的西山街,其道路宽度为30米,沥青混凝土路面,单幅路横断面形式;道路终点为既有的林荫路,道路宽度为30米,起终点的两条道路均为附近居民的主要出行道路。
吉信街道路建成后周边小区可促进吉林市昌邑区所在区域的交通贸易往来,方便周边区域(吉荣花园二区、骏景花园、卢瓦尔小镇、幸福家园及绿地福林)居住小区居民的出行方便。吉林市城市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吉林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提出本“吉林市吉信街(西山街-林荫路)道路工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受吉林市城市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委托,吉林灵隆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承担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根据环评技术导则的要求,评价单位通过现场勘查和收集有关资料,对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并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各污染源排放源强及排放特征,分析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为环保部门管理及设计部门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在报告表的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吉林市环境保护局的指导及吉林市城市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密切配合,在此深表谢意。
2、主要编制依据
2.1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1);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11月7日修正版);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9.1);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1月1日施行);
8)《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16年7月修订);
9)《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1.1);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7.1);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第二次修订;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1月1日施行;
1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8年1月1日施行;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007年10月28日修订;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6)国家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