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脊柱侧凸病人的手术护理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脊柱侧凸病人的手术护理
张文杰( 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 1 5 0 0 4 0 )
【关键词】脊柱侧凸 手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2-0290-01
脊柱侧凸是脊柱向侧方弯曲,形成曲线,常发生于青少年生长时期,在我国的发病率为2%~3%。初起时没有任何症状,往往被忽视,随着年龄的增长,畸形逐渐加重,才被发现。起病时年龄愈小,今后生长的时间愈长,畸形的发展可能愈严重。
1 临床表现
脊柱侧凸常伴有脊柱的旋转畸形,侧凸程度愈大,旋转愈严重,愈接近曲线顶部的脊椎,旋转愈多。由于严重侧方曲线和旋转畸形,使肋骨和胸廓变形,两侧不对称,可严重影响心肺功能。脊柱侧凸所带来的每一椎体的不同部位负荷不均匀,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症状。为了维持体位平衡的头部的位置,在侧凸弧的上、下段脊柱产生方向相反的代偿性侧凸,使脊柱呈S形。也有些病人开始即有两个方向相反的侧向曲线,上下排列,互相代偿,称为双主曲线。
2 手术方法
松解椎旁软组织及椎体截体截骨或异常椎体切除,使用内固定器械一次矫正侧弯,脊柱两端行牵引术逐渐矫正侧弯,用石膏逐渐矫正。侧弯矫正后常用的固定方法是用器械固定:后路用哈氏棒、路氏棒及钢丝固定,或C-D器械固定;前路用Zielke和Dwyer器械固定。器械内固定常与脊柱融合配合应用。
3 护理
3.1 术前准备
除按骨科手术的常规术前准备外,尚需注意以下问题:
3.1.1 皮肤的准备 手术中植骨,安放固定物,发生感染可导致手术失败。故皮肤准备要仔细。
3.1.2 肺功能训练 术前必须向病人说明肺功能与手术的关系。胸椎侧凸严重,肺活量低于40%的病人术前必须进行肺功能训练,以防止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训练的方法是向装有水的密封瓶内吹气和吹气球。成年嗜烟病人,术前1~2周禁烟。
3.1.3 训练在床上使用便盆 病人入院后即开始训练,以防止术后因不习惯在床上使用便器而导致便秘及尿潴留。
3.1.4 牵引准备 在行脊柱矫形术前,需先行凹侧软组织松解,常用枕颌吊带及双胫骨结节骨牵引,以使挛缩的肌肉、韧带松弛,减少侧凸的度数。需注意不可使吊带压迫颈部气管,保护内牵引针眼处不被污染。保持有效牵引,防止压疮。
3.1.5 术前应进行胸部拍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肺活量、颅脑CT等检查,以排除重要器官的器质性病变。为术中、术后输血做好准备。
3.2 心理护理 病人多为10~18岁青少年,要经过大手术或石膏固定等治疗,躯体活动受限及术后疼痛均需积极配合治疗、防止发生并发症。术前要作好心理疗法,必须反复嘱咐病儿如何配合,当听到呼叫时,应按要求去做,如睁眼或活动脚趾,而不能乱动。这项准备必不可少。
3.3 术后护理
3.3.1 保持呼吸道通畅 由于术前肺活量低下,术后伤口痛不敢咳嗽,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不畅而阻塞,因此必须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情况,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协助、鼓励病人排痰。
3.3.2 术后平卧6小时以压迫伤口止血 6小时后,每2~3小时翻身1次,以防发生压疮。翻身后,骨隆突部位下方需加垫进行保护。在病人卧床期间,需注意加强生活护理。
3.3.3 术后呼吸出现以下情况时, 需用呼吸器进行辅助呼吸 一般坚持2~4天。①呼吸次数gt;35次/分钟;②V Clt;15m l/k g;③FEV1lt;10ml/kg;④吸气力lt;25cmH2O;⑤PaO2lt;9.31kPa(70mmHg);⑥AaDO2gt;59.85kPA(450mmHg);⑦PaCO2gt;7.32kPa(55mmHg);⑧VD/VTgt;0.6。
3.3.4 密切观察负压引流情况 术后必须保持伤口引流管通畅,观察其量及颜色。一般术后第1日引流出200~300m l血性液体。引流液在500m l以上时需报告医师,并遵医嘱应用止血药。引流量过少可能是引流管阻塞,应及时检查并进行疏通。
3.3.5 脊髓神经功能观察 术中脊髓被牵拉,术后脊髓水肿、出血、供血障碍或硬膜外血肿压迫等均可引起脊髓损伤。术后3日内要密切观察双下肢的感觉和运动以及大小便功能。
3.3.6 胃肠道反应观察 由于全麻及术中牵拉,术后病人可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故术后一般需禁食。如手术3日后仍恶心、呕吐且腹胀加重、呕吐频繁呈喷射样,呕吐物为胆汁,应警惕为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应即行胃肠减压,补液补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