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缺血与线粒体自噬.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脑缺血与线粒体自噬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脑缺血与线粒体自噬 中国药科大学,南京 江苏,211098 一.脑缺血与线粒体损伤 脑是人体中耗氧量最大的器官,约占机体供能总量的四分之一。作为能量代谢的主要细胞器,线粒体在高耗能的脑部的含量远高于其他组织器官。线粒体是人类细胞代谢的核心细胞器,这些代谢包括氧化磷酸化,三羧酸循环,脂肪酸氧化,铁硫中心和亚铁血红生物合成和氨基酸的代谢。 线粒体也是细胞凋亡性死亡程序和钙离子流的调控中心。超氧化产物是一类活性氧族(ROS),它由线粒体产生,在缺氧,细胞分化以及先天性免疫时是细胞内重要的氧化还原信号[1]。脑缺血是一种诱导线粒体损伤的重要因素,其对线粒体的损伤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氧化损伤,钙稳态失调以及ATP合成的崩溃。线粒体中的呼吸链是产生超氧化物这种ROS的主要来源,由于线粒体含有大量的铁硫中心,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以及mtDNA,所以线粒体成为了ROS供给产生氧化损伤的主要细胞器,而线粒体呼吸链的损伤会导致ATP合成的破坏。由于钙离子的转运是耗能的过程,所以缺乏ATP供应会导致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使得钙离子稳态失调[2]。三者共同作用会诱导线粒体通透性(mPTP)改变,诱发凋亡途径的发生。 二.脑缺血后线粒体自噬的分子机制 去极化的线粒体是线粒体自噬的底物。当发生缺血缺氧等细胞应激时,受损的线粒体会发生去极化。去极化的线粒体在线粒体动力蛋白Drp1和FIS的介导下发生不均一裂分,其中电势较高的部分发生自我修复或与健康线粒体发生融合最终重新发挥健全的线粒体的作用;而电势较低的部分会诱导炎症反应的发生,甚至导致细胞的凋亡或坏死,只有被线粒体自噬清除,才能改变细胞的命运[1][3]。目前研究发现三条线粒体自噬的通路,分别是由Pink1/PARKIN介导的,Bnip3/NIX介导的以及FUNDC1介导的线粒体自噬的途径。 (一)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途径 Pink1是一种线粒体外膜蛋白,在静息状态下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与线粒体双层膜之间,而当脑缺血后线粒体膜电位崩塌后,Pink1会在S228和S402位点发生自磷酸化,并以PARKIN依赖的方式转位至线粒体外膜并吸引将PARKIN与之结合,附着在线粒体表面的PARKIN发挥泛素连接酶的作用,将线粒体外膜泛素化进而与LC3的接头蛋白p62结合,吸引LC3从而引发线粒体自噬[4]。 (二)Bnip3/NIX介导的线粒体自噬途径 Bnip3和NIX均是仅含BH3结构域的Bcl-2家族蛋白,但与其它诱导细胞凋亡的同族蛋白不同,两者的主要作用是参与线粒体的质量控制,诱导线粒体自噬。 在缺氧的条件下经p53基因的调控,Bnip3的表达会显著增加,附着在线粒体外膜表面,通过与LC3的结合的结构域吸引胞浆中的LC3至线粒体表面,促进自噬小体的形成,进而诱导线粒体自噬的发生[5]。与Bnip3结构相似的NIX也通过相同的机制诱导线粒体自噬的发生,不过其主要参与胚胎红细胞的发育成熟,是参与正常成熟红细胞线粒体丢失的主要蛋白。 (三)FUNDC1介导的线粒体自噬途径 静息状态下FUNDC1的Ser-13被CK2磷酸化,抑制了PGAM5/FUNDC1介导的线粒体自噬的发生。研究表明在脑缺血时由PGAM5介导的FUNDC1的Ser-13的去磷酸化与线粒体自噬的激活相关,可以增强了FUNDC1和LC3的反应,而Src激酶对FUNDC1的Tyr-18的磷酸化对缺氧诱导的线粒体自噬十分重要[6]。 三.总结与展望 脑缺血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疾病,目前治疗和研发中的脑缺血的药物往往存在着治疗窗小,副作用大且不能从根本上逆转神经损伤的诸多缺点。适度线粒体自噬对于受损线粒体的清除,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从而降低了神经细胞的凋亡乃至坏死的风险,是潜在的治疗脑缺血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Hao W., Quan C., Hypoxia activation of mitophagy and its role in disease pathogenesis[J], Antioxidants amp; Redox Signaling, 2015,22:1032-1046 [2]R.A.J. Smith, R.C. Hartley, H.M. Cochemeacute;, M.P. Murphy, Mitochondrial pharmacology[J], Trends in Pharmacology Science, 2012,33:341ndash;352 [3]Wentao L., Fengfeng T., et al., Dynamic changes o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