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60周年生活变化顺口溜征文.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中国60周年生活变化顺口溜征文

新中国60周年生活变化顺口溜征文细数生活变化,大妈喜笑颜开  “吃饭讲营养,穿着要名牌,出门就打的,还把私车买,电视数字化,电脑进小家。”说起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变化,家住高坪区曾桂芬大妈给笔者编了一个顺口溜。  曾桂芬大妈今年65岁,5年前随儿子从农村来到城市居住。这几年,除了照顾孙子外,每天主要的任务就是买菜做饭。“现在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吃得好、穿得好、玩得也好,可烦恼也不少。有时还真有点不习惯。”曾大妈高兴地细数几件“烦心”事。以前是没菜买,现在是买菜烦  每天早上,把孙子送到学校,就背个背篼到菜市场,东瞅瞅,西瞧瞧,可转了一圈又一圈,总是不知道买啥好。前几天,买了满满一背篼菜,有黄瓜、红萝卜、卷心白,有猪肝、鸡肉,还有橘子、枣子。本想好好弄一餐,没想到回到家却遭到埋怨:孙子吵着要吃糖醋排骨和苹果,儿子嫌鸡是肉鸡,儿媳嘀咕说猪肝炒得太老。以前市场就那几样菜,没由选择的余地,不然就被别人抢走了。现在菜品种繁多,很多时候不知该买些啥菜。以前是新三年旧三年,现在是挑着穿  以前,能穿一身的确良衣服,那简直是荣耀。现在,不是棉质的根本不愿穿,而且还要讲名牌。儿子、媳妇每年总要给我买衣服,衣服多了,到穿的时候真的不知道穿哪件好,麻烦得很。上个月,老家亲戚带信来说要娶媳妇,请我一定要回去,我高兴得不得了。可到了临出发时,却半天出不了门,在衣柜里翻来翻去。儿子媳妇嚷着说随便穿一件,但我想难得回趟老家,总要穿体面点,于是试了一套又一套衣服,但总觉得这套好那套也好,弄得家里人在一旁很不耐烦。以前不知道电视是啥,现在要看数字电视  在农村的时候,白天忙完农活,吃了晚饭就睡觉,哪有啥电视看,早些年更不知道电视是个啥玩意儿。现在,家里的电视从黑白换成彩电,从小屏幕换成了大屏幕,电视节目从两三个增加到三四十个,听说马上又要普及数字电视了。频道多了,节目丰富了,反而没有看完整过。文艺节目一个比一个精彩,趣味节目一个比一个开心,电视剧一个比一个吸引人,这可难为了遥控器,控制键不停地按,甚至是按了一遍又一遍,就是不知道看哪个好。而且频道多了,家里常常上演“争夺战”,遥控器刚从儿子手上放下,孙子就抢了过去,孙子正看得投入,儿媳又悄悄把台换了,弄得老小有时还“鼓气”呢。儿子一“气”之下又搬回来一台液晶电视,还买了一台电脑。相关新闻“顺口溜”里看变化  笔者在高坪区城乡采访,收集到当地百姓不少新流行的“顺口溜”,这些“顺口溜”让人耳目一新,也从中感悟到新中国成立6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穿:“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又无布票又缺钱,补丁烂了补丁连”。这是过去的写照。如今则是“穿西服,打领带,锃亮的皮鞋皮腰带;新半年,旧半年,落伍的衣服就就淘汰。”即便在农村,一年做几件新衣服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不少农村人也习惯去买成衣,也开始注重选品牌。  吃:“南瓜北瓜,天天吃它,无油少盐,稀稀呱呱”、“早晚喝菜粥,一天三顿难见油”。过去很多家庭买肉要肥膘,为的是想多熬点油吃。现在,有这样一段顺口溜:“一年四季净好面,油盐酱醋不再断,鱼嫌腥,肉嫌腻,青菜红薯做调剂,鸡鸭鱼肉不稀罕,天天都像在过年。”  住:过去,百姓向往的生活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如今,农村群众则流行:“吃不愁、穿不愁,扒掉瓦房盖洋楼”。不少城里人则更时髦:“住房装修像宾馆,三人两个卫生间,一家两台大彩电,家中有了电影院。”  行:“十里八里不算路,加快最后那几步”。过去要外出,大多靠步行。如今一些农民编出新的“顺口溜”:“乡镇条件好,出门坐着‘面包’跑;村里也不差,宽阔大路通我家;百姓也不错,出门就把班车坐。”城里人更是“出门跟着轮子转,排着队伍把车买。”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