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党支部自力更生助力脱贫攻坚典型案例.docxVIP

村党支部自力更生助力脱贫攻坚典型案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村党支部自力更生助力脱贫攻坚典型案例

村党支部自力更生助力脱贫攻坚典型案例村党支部自力更生助力脱贫攻坚典型案例  XX县XX镇XX村是典型的金沙江干热河谷贫困村,有贫困户38户122人,摆脱贫困的任务十分繁重。近年来,在脱贫攻坚的号角下,XX镇XX村党支部带领党员群众,在各级帮扶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掀起决战脱贫攻坚的热潮,原来道路不畅的山沟沟里,基础设施大幅改善、贫瘠的土地里长出健壮的核桃苗、荒凉的山坡上羊群三三两两啃着青草……一片生机盎然。羊下崽了,脱贫就有望了  一大早,村党支部书记王正国来到10组贫困户王成友家查看县上帮扶部门赠送的羔羊养殖情况时,王成友刚从地里劳作回来。“王书记,你自己找凳子坐会儿,我要赶紧去看看小羊。”忙碌中的王成友说道。  王成友是村里远近闻名的贫困户,也是村里的勤快人。近50岁的他,世世代代生活在XX村这片土地,但由于妻子和两个儿子智力存在问题,1人挣钱4人生活,多年来一直生活在贫困中。  扶贫的春风吹进了王成友家里,县里免费为贫困户发放5只母羊、0.5只公羊(2户1只)。一夜之间,王成友成了“小财主”,让其他群众羡慕不已。羊发下来后,王成友如获至宝,一天要去照顾10余次,割草、打扫卫生……,在他的悉心饲养下,3只母羊产下幼崽6只,2只母羊正待产中,预计实现收入近万元。“村上、镇上的干部说了,只要羊羔能够卖了,他们还要帮我联系卖羊子呢”。王成友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烤烟黄了,钞票就有了  8月的XX村6组,没有昔日村庄的宁静,一片片金黄黄的烟叶正被烟农摘下送进烤房烘烤。  放眼望去,贫困户代希才正在烤烟地里忙忙碌碌…….,年近60岁的代希才曾经是XX村6组出名的“闲人”,田间地头、山坡地埂边,村民总会看到他“视察”群众农忙的身影,一身力气的他多年来懒懒散散,一家3口勉强度日。  XX年1月,在村“两委”的动员和支持下,代希才接受了6亩烤烟合同,火红的5月,在村干部、群众的帮助下近6000株烤烟完成移栽。  “普文书,感谢您,感谢共产党,往后我会好好的干……”只要看到村文书普国兴,代希才就不停地唠叨。原来代希才第一年种的烤烟长势良好,现已完成烘烤5炕,地里仍有2-3炕,6000株烤烟毛利润在4万元左右,眼看红彤彤的人民币就要到手,代希才的脸上乐开了花。山变绿了,幸福就不远了  “总感觉和以前有些不一样了,但好像又说不上来。”村民杨发兴对县上来帮扶的同志说道。  站在XX村8组最高峰,眺望金沙江畔XX村全貌,7、8组的山里田间多了许多核桃树,4、5、10组的荒山、地里多了些芒果树,1、2、6组的田间地埂多了些青花椒、石榴幼苗。曾经荒凉的山坡,一时间有了一缕葱绿,入秋的XX村多了一丝生机盎然的气息。  XX年以来,在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各级帮扶部门的支持下,XX村结合气候特点,大力发展种植业、做大支柱产业,现已推广连片种植芒果800亩、核桃1000亩、青花椒500亩、石榴400亩;特别是8组的杨发才、杨发国等5户核桃已完成嫁接,预计明年能挂果上市,达到初产值500元/亩。  金山银山换不来XX村的绿水青山,往日荒凉的沿江山坡逐渐被点点滴滴的绿叶衬托,XX村的日子在逐渐变好,全村人民的好日子即将到来。  XX年来,XX村争取各类资金1200余万元,完成村活动室改造、通村公路硬化、新村建设……惠及全村268户、1063人。成功发展产业增收项目,全村贫困户38户122人脱贫致富不再是天方夜谭。  驻村第一书记何兴良感慨地说:“脱贫攻坚最大的动力是群众,只有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在各级的支持下,整合力量,贫困群众才能摆脱贫困。”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