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以党建促发展创先争优先进事迹.docxVIP

村委以党建促发展创先争优先进事迹.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村委以党建促发展创先争优先进事迹

村委以党建促发展创先争优先进事迹 文明新村一面旗   **村是我县**镇小河村委会一个较大的自然村。全村有138户,554人,其中党员11人。XX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9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54元。近年来,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村党员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因地制宜,营造文明新环境,建设文明新农村,把**村逐步打造成为我县文明新农村当中独具特色的一面耀眼旗帜。   在**采访,最大的感触就是“人心齐,泰山移”。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党员干部和村社干部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努力工作,共同为**发展出力。碧绿的田畴间,由著名法籍华人侨领曾海潮先生捐资新建的“七庄和谐小学”拔地而起,宽敞明亮的教学楼,绿草如茵,鲜花盛开,**村和邻近6个村的300多名孩子就在这优美的环境当中度过每一天书声琅琅的时光。过去的**小学可不是这个样子,XX年曾海潮先生来到这里原本还没打算定在**建校,还有可能到别处村庄建校。为了实现全村老老少少建盖新学校的夙愿,村里党员干部共同推选德高望重的老村长杨有春做代表,向曾先生争取建校。老村长向我们讲述当时的情形:“当时我鼓起勇气,问曾先生新建学校要多少地。他说要12亩左右,我当时就说:‘曾先生,您能大老远的从外国来我们这里捐资助学,我们非常感动非常感激,这12亩土地我代表村里600多人无偿奉献’。这样感动了曾先生,他紧紧握住我的手说‘老人家,你做事有决心有勇气,我决定学校就建在这里!”之后,曾海潮先生决定在**村建校,捐资200多万元,建设了这座花园式学校。   “有多大的力就发多大的光,”老村长杨有春告诉我们:“我干了47年村长,体会就是只要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我们做的工作,群众都积极拥护!”围绕经济建设,出谋划策,**村党支部真正当好村民的领头雁,为群众当好家理好财,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奶水牛、肉牛、生猪养殖和贩运,实现畜牧业积极较快发展。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为**村发展经济开拓不少新路。党员张学楷家里饲养18头水奶牛,每公斤收购价6元,年收入10来万元。党员杨文发展养殖业,发展生猪、肉牛,家里养殖80多头肥猪,收入也在10多万元以上,也是村里响当当的养猪大户。他还设立生猪收购点,帮助广大养猪农户收购生猪。从事生猪贩运,市场行情看好,杨文通过把收购来的生猪育肥,再贩运到大理,通过大理卖到四川、上海、广州。党员张华勇从事建筑业,他带领发动村里20多个人外出修路、做建筑活,每人每天能赚到60至80元钱。在党员致富能手的带动下,村里家家出动,人人出力,村里看不到一个闲人,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XX年全村共养殖奶牛140头,肉牛80头,生猪600头,贩运达4000头,实现经济收入78.5万元。XX年,全村外出务工人员96人,实现务工收入62万元,目前全村经济发展已呈现良好态势。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村要求党员干部时刻把**利益放在第一位,多为群众谋福利。工作中党员干部走在前干在前,村里的篮球场、村民活动场所由村组班子成员实行轮班大打扫,并要求班子成员不准接受吃请,不准以权谋私,要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带动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党员群众积极开展文明示范户活动,党员带头发挥作用,带头发展经济,搞好家庭环境,邻里和睦,清洁卫生,群众看在眼里,争先恐后的比学赶超。支部书记杨华、党员杨文、杨增等发动村里的热心公益群众,共同为村里办好事办实事。村边道路旁以前有几户群众栽种荆棘用于护田,对村容影响较大,党员们入户做好群众工作,大家一起把这几蓬荆棘砍掉,修好道路便利了大家出行,齐心建设新农村。   近年来,**村积极争取国家项目及配套资金,不断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及美化、亮化工程,让全村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建设新农村带来的明显成效。XX年,该村被列为第二批省级试点的“村容村貌”整治项目村,共投资57.4万元,硬化了村内长480米,宽5.23米的一条主干水泥路面,建设了总面积812平方米的一个文化活动中心,种植绿化树1850棵。目前村庄已基本实现了住房特色化、村内道路硬化,排水沟渠系统化,厕所畜厩卫生化,垃圾处理定点化,村容村貌大变化,实现了村庄绿化美化的目标。全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改变了村内以往脏乱差的现象,村民都能自觉爱护公共设施,爱护树苗、花草,维护集体荣誉。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