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9中枢兴奋药-汕头大学医学院.pptVIP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19中枢兴奋药-汕头大学医学院

(二)镇痛作用 1.为非麻醉性(非成瘾性)镇痛药,无欣快感、耐受性、呼吸抑制. 2.镇痛强度弱于哌替啶,对慢性钝痛有效,对创伤性剧痛、内脏绞痛无效. 3.镇痛机制:抑制外周局部组织PG合成,减轻PG致痛作用,且降低痛觉感觉器对缓激肽致痛作用的敏感性. (三)消炎、抗风湿作用 除苯胺类外,其他药均有此作用,能抑制局部PG合成,使炎症缓解或消失. (四)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阿司匹林可抑制PG合成酶,减少血栓烷A2(TXA2)形成,从而抑制血栓形成. 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 Aspirin) 1.解热、镇痛,消炎、抗风湿作用 (1)解热镇痛疗效明显可靠,可用于感冒发热、头痛、牙痛、神经痛、关节痛、肌肉痛等. (2)抗风湿作用强,较大剂量治疗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迅速确实,亦可作为鉴别诊断. 2.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小剂量: 抑制血小板COX,减少TXA2的生成 (1)防治脑血栓 (2)防治心绞痛、心肌梗塞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刺激延脑CTZ)、上腹不适,大剂量可诱发和加重溃疡及无痛性出血(抑制PGE2合成),故溃疡病患者应禁用. 2.凝血障碍: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出血时间, 抑制凝血酶形成。对严重肝损害, 凝血酶原过低, 维生素K缺乏及血友病人可引起出血, 故这些病人应避免使用. 3.变态反应:以荨麻疹和哮喘最常见.哮喘的发生与抑制PG合成有关. 故有哮喘史者禁用. 4.水杨酸反应:大剂量服用可出现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 5.肝损害(瑞夷综合症):病毒性感染并发热的儿童使用阿司匹林后引起的急性肝脂肪变性-脑病综合症。少见,但可致死  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扑热息痛) 作用特点 1.解热镇痛强度相当于阿司匹林,但缓慢而持久临床上主要用于阿司匹林不能耐受者的解热、镇痛,是小儿退热的首选药. 2.抗炎作用很弱,无实际疗效. 苯胺类 布洛芬(Ibuprofen)、酮洛芬(Ketoprofen)、 萘普生(Naproxen) 1、作用:具有解热、镇痛、抗风湿作用; 2、应用: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低于阿司匹林; 3、不良反应:少,胃肠道反应较轻. 芳基丙酸类 其他抗炎有机酸类: 消炎痛(引哚美辛,Indomethacin) 1、作用:解热、抗炎、抗风湿作用较阿司匹林强(10-40倍). 2、应用:仅用于对其他药不能耐受或疗效不显著的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 3、不良反应:多 (1)胃肠道反应 (2)CNS:头痛、眩晕,偶有精神失常 (3)造血系统:WBC、血小板减少、再障 (4)过敏反应:哮喘 选择性COX-2抑制药 塞来昔布、美洛昔康、尼美舒利 特点:抗炎作用强、副作用低 师生互动: /guest/ ymzhang@ 谢谢! * LC蓝斑,PAG水管周围灰质 DLF=dorsolateral funiculus, NRM=nucleus raphe magnus. NRPG=nucleus reticularis paragigantocellularis. LC=locus ceruleus * * 镇痛药 Analgesic Drugs 汕头大学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张艳美 Objective 掌握吗啡的主要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掌握哌替啶的临床应用; 熟悉美沙酮、可待因的主要作用特点; 疼痛是因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而产生的痛苦感觉,是一种主观感受,常伴有不愉快的情绪或心血管和呼吸方面的变化 广义镇痛药分为:阿片类药物、解热镇痛药、局部麻醉药、某些抗抑郁药 本章指作用于CNS特定部位,在不影响意识状态下选择性地缓解疼痛。 疼痛产生的机制 bradykinin, 5-HT, and capsaicin PMN Pain thalamus peptides (substance P) glutamate 多样疼痛感受器(Polymodal nociceptors,PMN) 下行止痛系统及阿片类药物作用部位 分类: 阿片生物碱类(阿片受体激动药、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 人工合成药 其它 阿片类药物 阿片类药物具有强大的镇痛用反复应用易于成瘾,故又称成瘾性镇痛药(或麻醉性镇痛药.麻醉性药品) 阿片受体类型: μδκσ等亚型 阿片受体激动药: 吗啡 (Morphine) 药理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 (1)镇痛、镇静:  吗啡具有很强的镇痛作用,对持续性钝痛较间歇性锐痛强,对神经痛效果差。  镇痛时,意识及其它感觉不受影响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和欣快感,消除焦虑,紧张和恐惧等,提高疼

文档评论(0)

sunhong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