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农技员实现中国梦先进事迹材料.docxVIP

粮食生产农技员实现中国梦先进事迹材料.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粮食生产农技员实现中国梦先进事迹材料

粮食生产农技员实现中国梦先进事迹材料   5月12日,xx县xx镇xx科技农业示范园里,农技员xx忙个不停,指导园区蔬菜管理,一会儿豆大的汗珠就从脸颊滑落,他浑然不觉。   1981年,刚大学毕业的xx看到家乡农民微薄的土地收成和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毅然回乡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农技人员,从此,他将推广农业科技助农增产增收的信念扎根心中,将青春和汗水洒向希望的田野,这一干就是32年。 踏遍田间路 只为农民增产增收   xx是一个地道的农家子弟,从小看着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流干了汗水却收效甚微,他立志要学好农业科学技术,用先进的科技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他传授的技术使我们成倍增收!”xx镇辉煌村农民邓开举说。   前些年,邓开举家的田地是传统的一季小麦一季红薯“单打独斗”模式,由于种植模式单一而且缺乏农业技术灌溉,1亩地只能产300多斤粮,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   XX年xx到辉煌村开展“麦-玉-豆”旱地新三熟模式示范工作,邓开举家成了示范户之一。xx深入他家田间地头,推广粮食和经济作物套种的“麦-玉-豆”复合型种植模式,小春种植小麦,大春种植玉米,小麦收获后改种红薯为田间大豆,当年邓开举家亩产1200余斤。   消息一传出,村民沸腾了,纷纷改种“麦-玉-豆”。村民周永军由原先的2亩地,扩大到12亩。   “他精心指导的种植技术亩平增加收入180元,大幅度提高了老百姓的种粮积极性。”村支部书记邓大成深有感触。   其后,xx先后在xx、元山、得胜等地建立旱地示范推广基地3000余亩,带动全县累计推广6.8万亩。   xx还大力推广了水稻杂糯间栽、玉米盖膜栽培、水稻强化栽培、脱毒薯高产栽培等高新农业增产增收技术,成为了农民信赖的“技术控”。   在30多年的农技推广工作中,他走遍全县43个乡镇的534个村,培训科技示范户1000多户、农民技术员2500人,编印水稻、玉米、小麦等各类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科普资料20000余份。 “农民丰收了,我就满足了”   农技人员在农村指导技术,风里来,雨里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这都是家常便饭。   XX年,在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中,xx和农民一起晒种、浸种、整地,认真细致地观察、记录、服务和指导。每天迎着朝霞出门,披着星星回家,眼睛熬得充血,渴了喝口凉水,饿了就吃一点自带的干粮,体重急剧下降了15斤。   “他就是个‘泥腿子’,皮肤不知晒脱了多少层,鞋子不知跑烂了好多双。”同事饶克林如是说。   辛勤的汗水换来丰收的回报,xx建立的水稻高产示范片比全县亩平增收251.8公斤,增幅高达72.9%;小麦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397.6公斤,比大面积增加77.3公斤,增幅达19.4%。   尽管如此,推广新技术并不是每个老百姓都接受。   得胜镇苟大清是一个种庄稼老把式,XX年xx到他家推广玉米盖膜栽培技术,他当着众人的面把xx训斥了一顿:“我都种了大半辈子地了,还用得着你来教?”   委屈的苦水涌上xx的心头,他也想过转身离去,但一想到自己身上所担负的责任,仍然坚持一脸和气地给苟大清做思想工作。   后来,苟大清思想通了,那一年他家玉米亩产800公斤,他和老伴背了三天才背完,他不好意思地对xx说:“想不到收成这么好!”   “你都50岁了,一天那么辛苦,忍受那么多委屈,图个啥?”面对少数人的质疑,xx总是习惯性地说,作为一个学农、爱农的人应该及时地把农??知识传到农民手中,他们增产增收了,是农技员最光荣也是最幸福的事儿。   xx先后被授予四川省科技兴农带头人、省农业厅粮食“三百”科技工程先进个人、农业部“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XX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   面对荣誉,xx笑答:“农民丰收了,我就满足了。”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