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美术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清代美術 (一)陶瓷工藝 1.景德陶瓷興衰 到了清代的景德鎮窯,不論是青花、鬥彩、五彩或單色釉瓷,則因新文化的影響,而有鮮明的時代特徵;除此之外,還有清康熙才出現的創新表現,例如「粉彩」和「琺琅彩」。 (1)「粉彩」:是將玻璃白調入釉料,燒成後呈現不透明的狀態,使得表面色感直接而鮮艷,可以用來表現重彩的工筆花鳥畫。 (2)「琺琅彩」:是將琺琅料圖繪在瓷胎上,再烘燒而成。清代的琺琅彩並非在景德鎮燒,只是將素燒好的瓷胎運抵北京,直接交給造辦處上琺琅彩繪;再進宮廷御窯的琺琅彩窯燒,成品全交由皇室獨用,所以幾不對外流用。 (3)康熙朝以後的單色釉瓷,同樣色彩豐富艷美,並開展出許多亮麗的色釉表現,都是前代未曾有過,如豇豆紅、胭脂水、珊瑚紅、豆綠、翠綠、鸚鵡綠、蟹殼青、茶葉末等數十種新釉色。 (4)乾隆朝則對瓷胎的造型表現,嘗試怪異取巧和創新變革,於是出現象生瓷、斑斕彩和轉心瓶等。 嘉慶年以後景德鎮窯由盛而衰,面對其他地區民窯系統的競爭而每況愈下。清代中葉以後,地方名窯逐漸展露頭角,例如建窯、廣窯(廣東石灣)、宜興窯(江蘇)、德化窯(福建),成為後繼行銷海內外的重要陶瓷貨源。 2.景德陶瓷文獻 關於景德鎮窯業的振興,清代刊行二本重要的著作文獻→《陶說》、 《景德鎮陶錄》。這二本不僅是研究景德鎮窯瓷器史,也是中國古代陶瓷史的重要參考典籍。 (1)《陶說》:作者朱琰浙江海鹽人,此書首次刻行於乾隆三十九年(1774),是以敘述景德鎮窯為重點。記有清代前期景德鎮窯瓷器的面貌及種類,並附「陶冶圖說」共二十幅,以及簡單的文字說明,內容包括瓷器的生產過程。《陶說》問世後即受到世人重視,當十九世紀中國瓷器大量銷入歐洲,更引起學者對該書的重視,故曾被譯成法文、英文本出版。 (2)《景德鎮陶錄》:作者藍浦江西景德鎮人,於乾隆(1736~1795)末年完成此書,全書原只有八卷,後來由其弟子鄭廷珪增補為十卷,延到嘉慶二十年(1815)才刊印。書中有詳細的御窯廠大事紀,包括宮廷燒製御用瓷器,以及景德鎮官員督辦陶務等事宜;還有關於景德鎮窯瓷器的燒製情況,例如窯別、工種、作坊、瓷器款識和釉彩及釉彩原料配方等,也是認識景德陶瓷的重要參考文獻。 汝窯所出以精巧瓷器為主,但不以裝飾紋樣為重,而多以釉色作為主要的表現。其釉色呈淡天青色(或蔥綠色),既有藍色之冷,又有綠色之暖,是一種寒暖適中、色調和諧的釉瓷,色感清逸高雅,再加上表層透明的開片紋理,即所謂之「冰裂紋」,成為宋代上流社會的時尚。 作品 青瓷盤口瓶 北 宋 河南文物所 青釉瓷盤 宋 代 上海博物館 【鈞 窯】 位於今河南省禹縣神垕鎮,該地宋代屬鈞州,故名鈞窯。宋徽宗時在此地設置官窯,專門生產皇室使用的瓷器;歷經金代至元代,鈞窯瓷器產量與窯場分布逐漸增加﹐從河南擴及河北、山西一帶,形成龐大的鈞窯體系。 鈞窯瓷器原屬青瓷系統,後因受到唐代花釉瓷器的複色釉影響,並且在燒製過程中產生「窯變」,故其製品的釉色最為絢麗多彩。鈞窯瓷器的釉色大多青中帶紅,即青釉之中出現或深或淺的紅色,有些則是天青與玫瑰紫或海棠紅錯綜相間。 作品 青瓷窯變花盆 宋 代 台北故宮 月白釉出戟瓷 宋 代 北京故宮 【官 窯】 官方直接經營燒製、專供宮廷使用的青瓷窯。據史載的窯址有二處: 1.北宋徽宗政和年間(1111~1118)至宣和年間(1119~1125),設在京城汴梁(河南開封),但具體的窯址迄今尚未發現。 2.靖康之變後南宋在江南建政,仍依北宋舊制在都城臨安(浙江杭州)設窯,繼續燒造宮廷專用的瓷器。 官窯青瓷以粉青釉色為主,並有紫口鐵足,即利用釉往下的流動,口邊僅剩稀薄的釉層,故看到透出紫色的內胎;至於足部則不施釉,燒成後呈現鐵色,再與青釉的色調相映,形成色彩對比強烈的效果。 作品 青瓷弦紋瓶 宋 代 北京故宮 【哥 窯】 哥窯原與龍泉窯同出一系,均在浙江省龍泉縣,因南宋時章姓兄弟兩人都經營瓷窯,其兄所營者便以「哥窯」命名之,其弟所營則以地名龍泉命名。 哥窯的釉色有粉青、米色、灰青、魚肚白等色,其中又以粉青為正色。釉面布滿龜裂紋片的開片,別具古樸自然的天趣,隨著龜裂紋理又有魚子紋、蟹爪紋等名稱。除開片之外,釉中也會出現大小氣泡,稱聚球攢珠。 作品 粉青釉瓷爐 宋 代 北京故宮博物院 2.民間窯系 磁州窯 耀州窯 龍泉窯 景德鎮窯 吉州窯 【磁州窯】 位於今河北省邯鄲市彭城和磁縣觀台等地,因兩地在宋代均屬磁州,故名磁州窯,是宋代知名的民間瓷窯。磁州窯的釉色較為豐富,有白釉、黑釉、醬釉和綠釉等,尤以白釉最為馳名。 磁州窯常見之瓷胎裝飾手法: 畫花:唐代長沙窯釉下彩的傳統技法,在白色的釉地上畫出黑色的花紋,其筆力豪放洗練、獨具特色,富有民間色彩。 剔花:又稱為雕釉,在器胎上先施以白釉,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