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课件第六章_广告.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广告 引言 重要的营销传播工具 广告已经铺天盖地、泛滥成灾 分众传媒,闲暇经济 从营销学的角度,广告会影响消费者的价格敏感性,但广告是增加还是降低其价格敏感性是产业组织长期争论的话题 有研究表明,当广告已经导致消费热潮时,市场对价格的敏感性增加,这大概是脑白金面临的危机,广告砸出的品牌 从产业组织学的角度,我们关心: 给定市场对广告的反应,什么样的广告水平是利润最大化的 广告的福利效应,或者说,广告的投入是多了还是少了 除了影响消费者的价格敏感性外,广告是否具有战略性投资的意图 商品分为搜寻品、经验品和信任品 搜寻品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之前就可以知道其特征的商品,如家具、服装 经验品指只能在使用之后才能确认其质量的商品,如食品、红酒 信任品指即使消费后也难以确定其质量的商品,如医疗和法律服务 区分两种广告形式:信息型广告(informative advertising)和诱导型广告(persuasive advertising) 前者描述产品的性能、外观和销售条件,客观地传播产品信息,以消除信息不对称,后者旨在改变消费者偏好,游说消费者购买其产品 据统计,经验性产品的广告费用与销售额之比为搜寻品的3倍 广告似乎无用,但信号模型认为广告是传递产品质量的一种手段 第二节 广告决策分析 垄断厂商的广告投入 垄断厂商的需求函数: 若其生产的边际成本为c,则其最优决策为: 此即多夫曼-斯泰纳(1954)条件: 广告支出与收入之比等于广告支出弹性与价格弹性之比,并与前者正相关,与后者负相关 即需求的广告弹性越大,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小(价格和成本之间的差越大),广告强度越大 食盐的广告需求弹性小,保健品广告弹性大。 低价格弹性的广告收益高的原因,因为价格弹性低,不能通过降价增加利润,而如果广告可以增加销量,则利润的增加会比较多 由一阶条件的第二个等式,有 即广告投入占销售量的比等于广告弹性与边际毛利的乘积,意味着广告投入与这二者都正相关,因此,广告弹性高的产品(如市场竞争激烈)及边际毛利高(如定价较高)的产品应加大投入强度 Intell投放奔3时投入的广告达3亿美元 动态分析 阿罗和纳洛夫首先提出广告投入是商誉积累的观点,企业的广告一般是一种中长期的行为,广告投资实质上是一个为本企业累积商誉的过程。 企业在进行广告投资后,要经过一系列的环节,广告信息才能到达广告受众,潜在消费者根据接收到的广告做出购买决策要经过一段的时滞。 同时,消费者对于广告有一个遗忘率,即商誉的衰减率。 多夫曼-斯坦纳条件的扩展 Nerlove arrow: 商誉积累和商誉衰退率 其中,r为贴现率, 为商誉的衰减率,因此,多夫曼-斯坦纳条件可修改为: 因此,广告强度与贴现率和商誉的衰减率成反比。佩莱斯(19710-50%的):啤酒40-50%的衰减率,烟草30-50%的衰减率,顾客的遗忘 汽车为100%,市场的更新 考虑到其他企业的广告支出,需要引人交叉弹性,则最大化条件为: 广告与市场集中度 已有研究 Comanor,Wilson,1967,A=f(CR,CR2,S) Greer,1971 A=f(CR,CR2) Suton,1973 A=f(CR,CR2,S) Mueller,Rogers1980 Gisser,1991A/S=f(CR,PROFIT/S,HETRO) PROFIT/S=f(CR,A/S,G) Chang-Yang Lee,2002A/S=f(H,H2,PCM,CR4) A为广告支出,CR行业集中度,S为销售收入,G为产业成长,ICR为初始行业集中度,SIZE为规模,HETRO为生产同质产品行业虚拟变量,PCM为价格-成本加成,H为赫芬达尔指数,PROFIT为利润 基本结论:倒U,存在重要作用, 一般来说,广告强度和市场集中度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在这种正相关的线性关系中,广告强度为因,市场集中度为果。 其机理在于:市场份额大的企业凭借广告宣传和和规模经济的优势,使得产业需求向它们转移,从而促使产品销售量增加,而销售量的增加又进一步导致广告投入的增加,结果,广告竞争的优胜劣汰机制最终促使市场向更为集中的方向发展。早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均支持这一观点。 贝恩认为:企业通过广告造成产品差异,并形成市场进入壁垒,从而增强了市场集中度。曼和海宁对美国14个四位SIC码产业的42个企业进行了数据分析,发现广告强度与市场集中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穆勒和罗格的实证研究也发现:在美国,1947-1970年间,广告强度高的产业,生产要素集中的速度要明显快于其它产业。 尼尔森(1974)的研究结果也支持广告强度和市场集中度正相关的关系。 1971年,格瑞尔首次提出二次函数假说,该假说把广告强度与集中度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