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奖公示内容项目名称集约化稻作制农田氮磷污染原位控制.DOCVIP

科技进步奖公示内容项目名称集约化稻作制农田氮磷污染原位控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技进步奖公示内容项目名称集约化稻作制农田氮磷污染原位控制

科技进步奖公示内容 项目名称:集约化稻作制农田氮磷污染原位控制技术 推荐单位:浙江大学 项目简介: 项目确定了沼液稻田消解的安全容量,在田间中观尺度上率先,建立了以“日”为步长的稻田土壤养分释放与循环周转预测模型;利用土壤浅表层水分观测方法,开发了干湿交替节水灌溉与养分管理耦联的调控技术;研发了排水计量、降雨触发式径流自动采样、分流式原位径流瞬时采样等装置,构建了稻田径流收集、沟底反硝化聚磷墙、初期径流收集净化再利用等技术。项目形成了 “有机肥替代化肥、节水控肥耦合、初级径流收集利用”为一体的稻田氮磷污染原位控制技术体系,三年累计推广沼液1100万吨,在浙江省多个千亩级集约化稻作制农田中成功应用,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获授权专利8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发表论文21篇(其中SCI 15篇),专著1部。 主要科技创新: (1)创新了有机肥替代化肥控制农田氮磷流失的理论 在水稻生产安全、农产品安全、土壤质量可持续、稻田水环境友好的前提下,确定沼液稻田消解的安全容量。在田间中观尺度上率先辨析了有机肥输入后稻作制稻田生产系统氮磷转化机制及其在径流、淋溶等多维通量上的流失特征,建立了以“日”为步长的稻田土壤养分释放与循环周转预测模型,对氮磷在径流、淋溶、作物吸收等多维通量的预测精度达到了20%以内。 (2)开发了稻田节水控肥耦合氮磷减排技术 针对现有农业生产过程水肥管理水平低下问题,根据农田土壤养分供应与水稻需求之间的平衡原理,提出了“雨情-作物生理需水”结合型的稻田节水灌溉技术,充分挖掘了稻作制农田生产系统中田面水库功能;率先利用土壤浅表层水分观测方法,开发了干湿交替节水灌溉与适时适地养分管理耦联的调控技术,保证水稻高产稳产的同时,减少肥料施用量20%以上,减排氮磷30%以上。 (3)构建了初期径流排水收集与氮磷再利用技术 根据稻田系统排水特征及氮磷流失规律,创新性地研发了排水计量、降雨触发式径流自动采样、分流式原位径流瞬时采样等装置,提高了氮磷径流监测的准确性。构建了稻田径流收集、沟底反硝化聚磷墙、初期径流收集净化再利用等技术,农田总氮、总磷流失量稳定削减30%左右。 主要完成人及技术贡献: 1 梁新强 浙江大学 总负责,建立技术体系 浙江省农业生态与能源办公室 负责技术试验、推广 3 和苗苗 大学肥施用技术研究 4 王志荣 负责技术小试、研究 5 黄武 技术研究、试验推广 6 田光明 浙江大学 控肥技术研究 7 费利华 试验数据记录及分析 8 徐丽贤 浙江大学 氮磷转化分析 9 林丽敏 浙江大学 氮磷监测 10 华桂芬 浙江大学 氮磷回用 11 刘银秀 浙江省农业生态与能源办公室 技术推广、样品监测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浙江大学:本项目牵头实施单位,负责集约化稻作制农田氮磷污染原位控制技术项目总体设计、研发及实施的协调工作等,阐明了稻田有机肥输入后土壤氮磷周转机制,开发了干湿交替节水灌溉与养分管理耦联的调控技术;研发了排水计量、降雨触发式径流自动采样、分流式原位径流瞬时采样等装置,构建了稻田径流收集、沟底反硝化聚磷墙、初期径流收集净化再利用等技术,形成了 “有机肥替代化肥、节水控肥耦合、初级径流收集利用”为一体的稻田氮磷污染原位控制技术体系。获授权专利8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发表论文21篇(其中SCI 15篇),专著1部。 浙江省农业生态与能源办公室:负责技术试验、推广,在水稻生产安全、农产品安全、土壤质量可持续、稻田水环境友好的前提下,确定沼液稻田消解的安全容量,累计推广了1100万t沼液的消解应用;为有机肥替代化肥、节水灌溉技术研发提供了田间试验场地和基础数据。 杭州师范大学:为项目探明了有机物料施用对土壤氮磷迁移转化的影响机制,参与构建了有机肥输入下稻田氮素周转模型。完成或与第一单位合作完成发表论文4篇。 经济(社会)效益: 项目三年累计推广了1100万t沼液,化肥氮投入减量990t、磷投入减量198t,系统减排氮3750t、磷214t(与沼液直接排放相比);节水控肥耦合氮磷减排技术减少化肥氮投入630t、磷投入减量96t,减排氮127t、磷13t;初期径流氮磷拦截与再利用技术可进一步减排氮115t、磷17t。与常规水肥管理相比,稻田体系应用1万公顷可以增产2250t,化肥氮减量1620t、磷减量294t,减排氮3992t、磷244t。按照浙江省单季稻面积1000万亩、10%推广比例计算,本项目形成的科技成果推广体系三年可获得增产45000t,化肥氮减量32400t、磷减量5880t,减排氮79840t、磷4880t。 推广应用情况: 项目三年累计推广了1100万t沼液(约15万亩稻田),形成的“有机肥替代化肥、节水控肥耦合、初级径流收集利用”为一体的稻田氮磷污染原位控制技术体系已在浙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