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针刺镇痛-陈静 PPT
;◇痛觉
痛觉的定义、特点
疼痛的机制学说
疼痛的传递
◇针刺镇痛
针刺镇痛的定义、优缺点
针刺镇痛的机理
影响针刺镇痛疗效的因素
针刺镇痛的临床应用
◇针刺麻醉 ;痛 觉; 国际疼痛学会(In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 IASP)于1986年提出的定义:疼痛是由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引起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经历。 ;疼痛的特点:?专一的受纳器、传入神经以及中枢痛觉感受区域?个体差异性 同一伤害性刺激,在不同人、不同部位所感受的程度大可不同,所产生的相对反应也不一样。;强度学说 ;门控学说 ; ?细纤维出入倾向开启闸门,痛觉信息继续传递;
?粗纤维传入倾向关闭闸门,切断痛觉信息的传递。
;是指从高级中枢发出经脑干等结构对脊髓上行伤害性刺激信号产生抑制作用的系统;痛觉的传递;5-羟色胺
一氧化氮
前列腺素
缓激肽,等;针刺镇痛; ?针刺镇痛是针刺穴位解除机体疼痛的方法,为针刺主要效应之一。 ?临床常见的头痛、胁痛、胃痛、腹痛、腰痛、牙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痛经、手术后疼痛等,运用毫针、电针刺激均可以得到消除或缓解。 ?针刺镇痛是经针刺后机体内发生的一个从外周到中枢各级水平,涉及神经、体液许多因素,并包括镇痛与抗痛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的复杂的动态过程。;针刺镇痛机理; 针刺镇痛的主要途径是提高痛阈,增加疼痛的耐受力,降低痛觉的敏感性。
一、针刺镇痛的神经通路
二、针刺镇痛的神经化学机制
;一、针刺镇痛的神经通路; 2、针刺信号中枢传入途径;二、针刺镇痛的神经化学机制; β-内啡肽和脑啡肽在脑内具有很强的镇痛效应;
脑啡肽与强啡肽在脊髓内有镇痛作用。
; 针刺激活脑内的内阿片肽系统,主要通过3个方面发挥镇痛作用:
一是脊髓内的内阿片肽神经元释放相应递质,抑制脊髓伤害性感受神经元的痛反应。
脑内有关核团中的内阿片肽能神经元通过释放递质及换元参与下行抑制系统,起到抑制痛觉传递的作用。
垂体内β-内啡肽释放至血液内也起一定的作用。
;2、经典神经递/调质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World Congress of Pain
1984, 4th WCP Workshop on acupuncture
2010, 13th WPC Plenary lecture on acupuncture 6000+ attend
;1-2 Hz; 2Hz EA increases Enk release;0;;Acute pain:
Clearcut results
Unanimous consensus
Chronic pain:
Controversies exist
More details should be considered;
Surgical procedure
;Inflammatory pain?
Neuropathic pain?
Central pain?
Cancer pain?;NeiGuan (Pe6) ;影响针刺镇痛疗效的因素;方向;?方向:腕踝针疗法有其明确的针刺方向, 针尖向腕及踝方向,主治腕踝及以下病症;向肘、膝方向, 主治肘膝及以上部位病症。
?深度:有试验以偏头痛为例进行深浅针刺镇痛研究,发现深刺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角度
针刺角度不同, 其镇痛适应证明显不同。
以翳风为例:
浅刺法: 直刺主要治疗乳突疼痛、面瘫; 斜刺主要治疗下颌病变、牙痛, 进针后向下颌骨方向斜刺。
深刺法: 向对侧乳突方向直刺, 主要治疗偏头痛、眩晕等;针尖微微向上沿耳道方向刺入, 主要治疗内耳疼痛;针尖微微向下即指向咽部, 主要治疗舌咽神经痛、失语、吞咽障碍。;
?针刺强度
对于急性关节炎疼痛, 在相同波型和频率的情况下, 中强度电针的镇痛效果优于高强度电针,这种镇痛效果可能与中枢的参与有关。
?电针频率: 电针能减轻神经源性痛, 且低频(2Hz)电针的镇痛效果优于高频(100Hz)电针。前者可抑制痛敏和超敏, 多次刺激其疗效发生累加作用, 而后者治疗效果差, 且不易产生累加作用。;;?针刺时程 有实验发现,针刺15min后大鼠端脑cGMP 含量降低, 30min后端脑cGMP 含量显著降低而脑干其含量升高且痛阈明显提高, 45min后脑干cGMP含量升高。初步证实针刺镇痛以约30min 为宜。?针刺次数 实验发现单次针刺炎症痛小鼠双侧足三里和昆仑穴后,其镇痛作用在20~30min内达到高峰, 45min 后基本消失;而2周内给予隔日多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2J502-2内装修-室内吊顶.pdf VIP
- 全球及中国白蚁防治服务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2025-2028版.docx
- 2025年党员干部应知应会理论知识题库判断题测试卷附答案.docx VIP
- 医院检验科培训课件:《临床血液与体液检验基本技术标准》的解读(血液部分).pptx
- 2024年山西临汾尧都区社区工作者招聘真题.docx VIP
- 苯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doc VIP
- 颈椎间盘突出护理.pptx VIP
- 线性代数英文课件:ch5-4(not necessary).ppt VIP
- 《SJT11223-2000-铜包铝线》.pdf VIP
- 民乐介绍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