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ppt

  1.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

生活垃圾填埋处理污染与控制 主要内容 1、我国生活垃圾处理填埋处理现状 2、生活垃圾填埋场分类、建设要求、与运行管理 3、填埋场防渗 4、渗滤液处理 5、填埋气体 6、填埋场主要污染点分析 1.我国生活垃圾处理填埋处理现状 根据2008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截止至2007年底,全国655个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1.52亿吨,有各类生活垃圾场456座,处理能力为27.2万吨/日,集中处理量约9400万吨,集中处理率约为62%;其中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366座,处理能力21.5万吨/日,填埋处理量约7664万吨;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厂17座,处理能力0.79万吨/日,处理量250万吨;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67座,处理能力4.58万吨/日,处理量1466吨;按处理量统计,填埋、堆肥和焚烧处理比例分别占81.7%、2.7%和15.6%,按清运量统计分析填埋、堆肥和焚烧处理比例分别占50.4%、1.6%和9.6% (上述数据没有包括个别综合处理厂)。 2007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比例 2、生活垃圾填埋场分类、建设要求、与运行管理 所谓卫生填埋,就是能对渗滤液和填埋气体进行控制的填埋方式。早期的垃圾填埋处理由于未控制其对环境的污染,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直到本世纪30年代,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才首次提出“卫生填埋”的概念。由于垃圾产量大大增加,而且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因此造成环境污染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所以人们对垃圾填埋场的环境影响越来越重视,垃圾填埋场的操作运行管理越来越严格。 2、生活垃圾填埋场分类、建设要求、与运行管理 填埋处理作为垃圾最终处置手段一直占有重要地位,目前仍然是大多数国家主要的处理方式。垃圾填埋处理具有操作设备简单、适应性和灵活性强特点,但理想的垃圾填埋场越来越少,特别是对于经济发达国家填埋处理所占比例进入80年代后有下降趋势。 美国垃圾填埋场数量 德国城市垃圾填埋场数量变化 垃圾填埋场压实机 推土机、压实机作业 德国一填埋场(2001) 美国一填埋场 2、生活垃圾填埋场分类、建设要求、与运行管理 卫生填埋场结构 填埋处理 雨水控制 雨污分流 雨水管理 终场覆盖 卫生填埋场型式 四种类型: 山丘式填埋场 斜坡式填埋场 峡谷式填埋场 坑式填埋场 卫生填埋场需要做到的几点 科学设计(选址、防渗、截洪、渗沥液导渗、填埋气体导排与利用、封场等) 科学运行管理(入场垃圾控制、规范 的填埋作业、数据监测与记录) 防止二次污染,实现达标排放 填埋场作业(作业计划) 分区填埋 雨污分流计划 进场临时道路安排 覆盖方式与材料 消防措施 作业时间 填埋场作业(作业步骤) 入口检查 卸料 铺平 压实 覆盖。 填埋场监控 监控对象: 进场垃圾 地下水 渗沥液 填埋气体 噪声 虫蝇 3、填埋场防渗 天然粘土 单层衬里防渗系统 双层或多层防渗系统 3、填埋场防渗 衬层铺设 铺设完毕的填埋场 4、渗滤液处理 垃圾填埋场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是垃圾渗滤液,垃圾渗滤液收集后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处理。(1) 回喷填埋场;(2)初步处理后运输(或管道输送)至城市污水处理厂;(3) 现场处理。 垃圾渗滤液回喷主要用于降雨量少的干旱地区(一般年均降雨量小于500毫米); 垃圾渗滤液经过适当处理运输(或管道输送)至城市污水处理厂是目前比较好的选择方式之一,但要求城市具有污水处理厂且输送距离适中;由于渗滤液水质水量变化大,且污染物浓度高,垃圾渗滤液现场处理并达标排放要求较复杂处理工艺和较高的管理水平。 渗沥液管理(水量平衡图) 渗沥液管理(产生量计算公式) 式中:Q—⊿t时间内的渗滤液产生量(m3); I—大气降水量(mm/d); E—水分蒸发与植物蒸腾量(mm/d); A—填埋场汇水面积(m2); W—⊿t时间内随覆土与垃圾带入填埋场的水量(m3); Si—⊿t时间内场外径流进入填埋场的水量(m3); So—⊿t时间内降入填埋场的降水在接触垃圾前排出场外的水量(m3); G—浸入填埋场的地下水量(m3); ⊿Cw、⊿Rw—⊿t时间后覆土与垃圾中的含水量,单位为(m3)。 渗沥液管理( 如何减少渗沥液产生量?) 科学选址,科学设计。将填埋场选在承压水层之上,并对较浅的地下水进行了导排处理,加上有效的水平防渗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地下水的浸入。在填埋场外设置截洪沟,可对场外表面径流能进行有效的控制。 科学管理,科学运行。进行分区建设、分区填埋、分区覆盖实现雨污分流。 实例,渗沥液产生量由约500(t/d)降到约250(t/d),渗沥液产生量减少了一半,垃圾渗沥液的减量效果明显。 (1)有机污染物种类繁多 (2)有机污染物浓度高 (3)离子含量多 (4)氨氮含量高 (5)营养元素的比例失调 (6)水质水量变化显著,可生化性由好变差 发展历程: 单纯生物处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