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课件1第四章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pptVIP

外国文学课件1第四章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第四章 17世纪和古典主义 第一节 概 述 17世纪文学主要包括古典主义文学、巴洛克文学和反映清教徒思想的文学。 17世纪欧洲大陆处在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斗争取得相对平衡的阶段。资本主义发展早期的意大利、西班牙遇到挫折,英国和法国异军突起。英国1649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国则建立了欧洲最强大的封建专制国家,“太阳王”路易十四独揽大权,“朕即国家”。宫廷的时尚和趣味直接影响了文学的发展。 一、巴洛克文学: 巴洛克文学产生于16世纪下半叶,17世纪上半叶达到盛期。该词来源于葡萄牙语,指的是“一颗不圆的珍珠”,后几经变化。后世把16世纪的建筑称为具有巴洛克风格的造型艺术,这种艺术以富丽繁复、精雕细刻为特点,巴洛克文学风格如此。 巴洛克文学惯用的主题是宗教的狂热,人类在上帝的威严面前无能为力,惯用极端支离破碎的形式,用夸张、雕琢的词藻,谜语似的词汇玩弄风雅。 巴洛克文学起源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兴盛于法国。 西班牙巴洛克文学有两个代表,一是贡戈拉·伊·阿尔戈特的歌谣和十四行诗,风格幽默、活泼,他的《孤独》写渔民和惊涛骇浪搏斗,比喻新奇、形象奇特,典故冷僻,词汇夸张,被称为“夸饰主义”,又称“贡戈拉主义”。佩特罗·卡尔德隆(1600——1681)是继维加之后西班牙最著名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人生如梦》描写波兰王子塞希斯蒙多德布的不平凡经历。 总的说,巴洛克文学发展了一种新的美学趣味和倾向,对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直接的作用。 英国的巴洛克文学: 主要是骑士派和玄学派诗歌。 骑士派主要以爱情为主题,及时行乐的思想,讲究技巧。代表人物是加莱、萨克林等。 玄学派以爱情和宗教为主题,从哲学与神学中选取意象。代表人物是约翰?多恩。 二、英国的清教徒文学 17世纪的英国文学以体现清教徒思想的作品最为出色。17世纪,新兴的资产阶级主张纯洁教会,清除国教中天主教的影响,因而有“清教徒”之称。清教徒反对国教铺张豪华的宗教仪式和贵族奢侈淫糜的生活方式,敌视戏剧娱乐活动,提倡勤俭节约,以利资本积累。清教徒的思想代表了17世纪资产阶级的人生观,反映了时代精神。这种背景下产生了清教徒文学,以约翰·弥尔顿和约翰·班扬为代表。 弥尔顿 弥尔顿出生于清教徒家庭,一直投身于反封建的斗争,曾发表《论出版自由》《论国王和官吏的职权》《为英国人民声辩》等雄健泼辣的政论文。晚年失明,口授完成三大诗作。《失乐园》(1667)是一部宏大的史诗,取材于《圣经》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乐园的故事出自《旧约·创世纪》,撒旦反叛的故事出自《新约·启示录》。这部史诗的价值在于赞美了撒旦的反抗。史诗采用了抑扬格五音步无韵体诗。气势磅礴、热情澎湃。 《复乐园》(1671)取材于《新约·路加福音》,描写耶稣拒绝魔鬼撒旦的种种诱惑,坚持自己的信仰。 诗剧《力士参孙》(1671)取材于《旧约·士帅记》,描写参孙撼倒大树的复仇故事。 弥尔顿继承了荷马史诗的优秀传统,同时又吸取了中世纪文学的象征和寓意手法。这种史诗形式给19世纪的新形史诗和诗体小说开辟了道路。 约翰?班扬和《天路历程》: 这部英国古典文学名著被誉为“英国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 十七世纪英国清教徒约翰·班扬因不信奉国教,被关押在狱十二年之久。《天路历程》作为他狱中心血凝成的杰作,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不断再版,家喻户晓的程度仅次于《圣经》。 三、古典主义文学 古典主义文学史17世纪欧洲的主要文学思潮。形成与繁荣于法国,随后扩展。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波旁王朝为了加强对文学艺术的控制,增加了发放奖金、津贴和检查的制度,1634-1635年建立的法兰西学士院,目的是要在语言文学方面设立适应君主专制需要的统一规范。古典主义的繁荣和路易十四的爱好和政策也有密切关系。 勒内·笛卡尔(1596——1650)的唯理主义是古典主义的哲学基础。他的《方法论》是法国第一部重要的哲学和科学著作。他认为,感觉是不可靠的,理性是一种天然的认识能力,提出“我思故我在”。他的理论直接指导了古典主义文学创作。 古典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 A 受到王权的直接干预,在政治思想上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封建割据,歌颂英明的国王,把文学和现实结合得非常紧密。 B 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布瓦罗指出:“首先必须爱理性:愿你的文章永远只凭理性才获得价值和光芒。” C 尖锐抨击贵族的奢侈淫逸、腐化堕落,同时也批判资产阶级的愚顽、附庸风雅和想成为贵族的心理。 D 古典主义悲剧多以帝王将相、宫闱秘史为题材,继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