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节录)
?答韋中立論師道書(節錄) 柳宗元
二十一日,宗元白:
辱書云欲相師。僕道不篤,業甚淺近,環顧其中,未見可師者。雖常好言論,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師來蠻夷間,乃幸見取。僕自卜固無取,假令有取,亦不敢為人師。為眾人師且不敢,況敢為吾子師乎!
孟子稱:「人之患在好為人師。」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
屈子賦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僕往聞庸、蜀之南,恆雨少日,日出則犬吠,余以為過言。前六、七年,僕來南。二年冬,幸大雪踰嶺,被南越中數州,數州之犬,皆蒼黃吠噬狂走者累日,至無雪乃已。然後始信前所聞者。今韓愈既自以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獨見病,亦以病吾子。然雪與日豈有過哉?顧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幾人?而誰敢衒怪於群目,以召鬧取怒乎?
僕自謫過以來,益少志慮。居南中九年,增腳氣病,漸不喜鬧,豈可使呶呶者早暮咈吾耳、騷吾心?則固僵仆煩憒,愈不可過矣。平居望外遭齒舌不少,獨欠為人師耳。
抑又聞之,古者重冠禮,將以責成人之道,是聖人所尤用心者也。數百年來,人不復行。近有孫昌胤者,獨發憤行之。既成禮,明日造朝,至外廷,荐笏言於卿士曰:「某子冠畢。」應之者咸憮然。京兆尹鄭叔則怫然曳笏卻立,曰:「何預我耶?」廷中皆大笑。天下不以非鄭尹而快孫子,何哉?獨為所不為也。今之命師者大類此。
吾子行厚而辭深,凡所作,皆恢恢然有古人形貌。雖僕敢為師,亦何所增加也?假而以僕年先吾子,聞道著書之日不後,誠欲往來言所聞,則僕固願悉陳中所得者。吾子苟自擇之,取某事,去某事,則可矣。若定是非以教吾子,僕材不足,而又畏前所陳者,其為不敢也決矣。
【語譯】
二十一日,宗元告白:
來信說你想拜我為師。只是我思想不深厚,學問很淺薄,左看右看,實在看不出自己有哪一點可以當人老師的。儘管長久以來喜歡發表言論、寫寫文章,並不覺得自己有多高明。沒想到你竟從京師趕來永州這個文化落後的地方,要認我為師。我自忖,實在不值抬愛,即使夠格,也不敢給別人當老師。給普通人當老師都不敢,哪還敢做你老師呢!
孟子說過:「一般人的問題在於喜歡做別人老師。」從魏、晉以來,人們更加(只想做老師)不想當學生。現在社會上沒聽過什麼地方還有老師的;如果有的話,大家總是又叫又笑,認為那做人老師的是狂人。只有韓愈有勇氣跳脫時代風氣,面對嘲笑、侮辱,仍招收學生,還發表師說,面無愧色地做人老師。大家果然紛紛責怪叫罵,指指點點,牽牽扯扯,又加油添醋,形成輿論。韓愈因而落得了個「狂妄」的名聲。(而韓愈不為所動,)在長安住沒多久,又急急忙忙趕往東都洛陽,如此到處奔波地做人老師。
屈原懷沙賦說:「地方上所有的狗都叫了起來,因為牠們看到了不尋常的事物。」我曾聽說庸、蜀以南一帶的地方,常下雨,很少看得到太陽;一旦出太陽,狗就叫個不停。我還以為言過其實。六七年前,我被貶到永州來,元和二年冬天,一場怪雪竟然跨過五嶺,覆蓋南越好幾州的地方。這幾州的狗都慌慌張張,亂叫亂咬,發狂似地亂跑了好幾天,直到雪停為止。這才相信以前所聽到的還真有其事。現在韓愈已經把自己變成蜀地的太陽,而你又要讓我當南越的怪雪,未免就惹人責怪了。人家不只責怪我,也一併會責怪你的。話說回來雪和太陽又有什麼錯?只因那見怪而叫的是狗啊!仔細想想如今這個社會,見怪而不吼不叫的又有幾人?又有誰敢在眾人面前標新立異,以致惹來笑鬧怒罵呢?
我自從遭貶以來,就短了志氣、少了打算。在南方住了九年,染上腳氣病,漸漸地不喜爭論。怎能容許愛鬧的人一天到晚在耳旁聒噪,擾亂心思?(一旦容許)那就身心都受害,腳也麻了,心也亂了,日子更不好過了。我這輩子意想不到竟遭受不少譏評,就只少了「好為人師」的罵名。
我也聽說過,古人重視冠禮,藉以要求成年人成就理想的人格,這是聖人制禮考慮最周到的地方。幾百年來,人們卻廢了這個禮。最近有孫昌胤這麼一個人,發憤(為子弟)舉行冠禮,事後第二天上朝,到了外廷,插好笏版,對著其他官員說:「我兒子舉行過冠禮了。」大家嘴裡漫應著,內心則深感茫然不解。京兆尹鄭叔則更是一副不高興的樣子,搖著笏版退步站在那裡,說:「這與我何干?」大家當場大笑。社會上也都不認為鄭叔則有什麼不對、孫昌胤有什麼值得肯定。為什麼呢?只因孫昌胤個人所做的是大家不會去做的事。現今做人老師的,遭遇正是如此。
你品行敦厚,文辭練達,所作的文章旨趣弘大,有古人的境界。就算我敢做你老師,又能對你有什麼助益?若是因為我比你年長,求學、寫作也比你早,而你確實想和我交換意見,要我談談個人經驗,那我就十分樂意貢獻一己之得。你不妨自行採擇,值得參考的就參考,不值得參考的就淘汰掉,這就是了。至於說要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