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环境描写.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把握环境描写

旧知回顾 《我的叔叔于勒》中“轮船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这是菲利普一家人出发到哲赛岛旅行时的自然环境描写。见到落魄的于勒后,返回途中,人们望见“天边远处仿佛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这两处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以上自然环境描写的景色从明丽到阴郁,正烘托了主人公菲利普夫妇在见到于勒之前轻松、欢快的心情,见到落魄的于勒后沮丧、沉重的两种迥然不同的心境,从而衬托出了了他们虚伪、冷酷、自私的性格特征。  小结: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信息科技课堂教学研究 把握环境描写的作用 * 考试目标 现代文阅读能力(10): 能识别人物描写(肖像、动作、语言、心理)和环境描写(自然、社会)的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 环境描写的分类 1、自然环境:对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自然界景物的描写,如日月山川,风霜雨雪、花草树木等。 2、社会环境:一般指对人物的活动场所、风土人情、社会背景、历史背景的描写。 * 常见题型 1、200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 现代文(二)《最完美的礼物》 题目:就本文的写作特色(如环境描写、人物描写、语言的表现力等),任选一个角度,作150字的点评。 * 常见题型 3、金山区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测试 现代文(二)《好老师是一盏灯》 第24题:第⑧段画线句运用 描写,它的作用是 。 (4分) * 常见题型 3、2010年中考演练A卷 现代文(二)《民工父亲的幸福》 题目: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是(1) ;(2) (4分) * 常见题型 4、金山区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现代文(二)《柳叶儿》 第24题:第(10)段画曲线句属 描写,下列对其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交代了“我”和三叔抢柳叶儿的时间与地点。 B.描绘出早春农村的清晨湿润、清凉、朦胧、宁静的特点。 C.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写“我”抢柳叶儿作铺垫。 D.烘托小小年纪的“我”“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心理。 《爸爸的花儿落了》:进了家门 ,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 他们在玩沙土, 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 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渲染了一种不祥的气氛。 回顾旧知 《羚羊木雕》:当我抬起头来的时候,万芳已经不见了,她不会再跟我好了……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 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 烘托出“我”悲凉、哀伤的心情。 旧知回顾 * 旧知回顾 “时候既然是深秋;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 ——鲁迅《故乡》 通过对故乡阴冷天气和萧条景象的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了农村萧条、荒凉、沉寂的气氛;烘托了作者悲凉的心情。 * 旧知回顾 大海上夜色正浓,薄雾弥漫。 …… 雾愈来愈浓了,轮船驶出南安普敦河后,来到茫茫大海上,相距埃居伊山脉估计有十五海里。轮船缓缓行驶着。这时大约凌晨四点钟。 周围一片漆黑,船桅的梢尖勉强可辨…… ──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 从“薄雾弥漫”到“雾愈来愈浓了”的自然变化,预示一场灾难的来临,自然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诺曼底号”轮船遇难;作者反复写雾,给这次海上航行笼罩上了一层浓重的悲剧色彩,烘托了海上遇难的悲剧性氛围。 《散步》: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礼赞,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旧知回顾 * 旧知回顾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 《故乡》 小说结尾再现记忆中故乡的美丽图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