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种植方式-间套作PPT.ppt

  1. 1、本文档共9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种植方式-间套作PPT

(一)玉米田间作 (二)麦田间作 (三)棉田间作 (四)蔗田、蕉田、木薯田间作 第三节 我国主要种植方式的类型与分析 二、间作主要类型与方式 图 大麦玉米间作中作物分布及根系分隔示意图 Location of intercropped crops and of root barrier in barley /maize intercropping 大麦 3 月 26 日播种,4 月 8 日出苗,7 月 19 日收获;玉米 4 月 21 日播种,5 月 1~3 日出苗,9 月 25 日至 10月 5 日收获,两作物共同生育期为 80 d 左右 大麦玉米间作是西北一熟灌区(如河西走廊)比较普遍的高产高效种植方式 甘蓝/棉花//番茄种植田间示意图 (三)蔗田、蕉田、木薯田间作 地区:广东、广西、福建等华南果园 模式:与豆类、食用菌、薯类、花生、蔬菜、瓜类等间作 效益: 甘蔗、香蕉、木薯前期生长缓慢、株行距大,漏光严重,间作可充分利用光、热、水、肥等资源 甘蔗、香蕉、木薯喜温耐热,为食用菌提供荫湿的良好生长环境,食用菌为甘蔗提供肥料 投入少、品质好、效益高,生态环保 技术:甘蔗、香蕉宽窄行种植,平均行距相当于单作 果园套种金福菇,既挖掘了土地潜力,又充分利用果园郁闭遮荫减少遮阳网具投入,栽培废料留在果园作为有机肥还可以改良果园,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水果产量和质量 发展果园套种金福菇,是一条节本增效、生态环保的农民致富新路子, 目前,这种模式已在浦北县广泛推广 三、套作主要类型和方式 旱田套作两熟制 小麦/玉米 小麦/棉花 小麦/花生 小麦/瓜菜 旱田套作三熟制 小麦/玉米/薯类(大豆) 小(大)麦/春玉米/秋玉米 水田套作多熟制 水稻/小麦直播套作 双季稻/绿肥套播种植 一年两熟 北方填闲种植 麦田两熟 小麦玉米两熟主要分布于黄淮海地区以及鄂西北、川东、湘西、贵州等地 小麦大豆两熟主要分布于黄淮海平原与江淮丘陵的大豆集中产区,需热量略少与麦玉米 小麦棉花两熟,棉花生育期较长,麦棉两熟需积温较多,≥10℃积温最低在4000-4500℃,一般要求在5500-6200℃ 小麦花生两熟分布在花生主产区的黄淮海平原 小麦甘薯两熟主要分布在旱地或丘陵坡地 稻田两熟 以麦稻两熟为代表,集中分布于≥10℃积温在4500-5200℃的北亚热带地区 主要分布区 江淮平原丘陵 西南地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及华南丘陵山地 麦稻两熟方式中单季稻生长季较充裕,可选用生育期较长的品种,增产潜力大,并省工节本 此外,还有大麦、油菜、马铃薯、烤烟、蚕豆等其他冬作与单季稻构成的两熟方式 一年三熟 水田三熟制 冬作双季稻三熟,包括麦稻稻、油稻稻、蚕稻稻、肥稻稻、薯稻稻等形式,分布在上海、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皖南、苏南及华南各省 对生长季节利用较充分,全生育期在长江流域445-450天,通过两季秧田能多利用75-80天的生育期,粮食生产潜力大 旱田三熟 以云贵丘陵旱地的小麦/玉米/甘薯三茬连套为代表,可争取近100天的生长期,同时可躲避伏旱 两旱一水三熟 在热量条件可满足三熟制的地区,由于水源的限制,或为调整饲料结构的需要 如小麦—玉米—水稻(皖南、四川、苏南、湖南),小麦—稻—花生(福建、广东)等 热三熟 在≥10℃积温7000℃以上的南亚热带地区,包括闽南、粤中南、桂南、滇西南和台湾省,冬季已无霜 形成甘薯—稻—稻、花生—稻—稻等全为喜温作物的三熟制 2.玉米与甘薯的间作 地区:各地都有部分种植,以山东、河北、四川、河南较多 生态适应性:光温、营养、株型等的适应性互补 以甘薯为主时的模式: 甘薯按既定行、株距,每隔4-6行,套种1行玉米;玉米株距依甘薯行数多少而定 玉米宜选用早中熟品种,适时早播,以减少旺盛生长期矛盾;甘薯用耐荫短蔓丰产品种 加强肥水供应 效益: 3.玉米间作马铃薯 地区:北方广大地区和南方丘陵山区 互补: 模式:行比1-2:2,马铃薯行株距同单作,玉米行距缩小 马铃薯选用株型紧凑、结薯集中、早熟丰产品种;玉米选用中、晚熟高产品种 效益 (二)棉田间作 应用地区: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 模式:棉花间作花生、绿豆、早熟蔬菜、早熟西瓜等 效益:棉花密度与产量基本不减或略减,增收副作物,纯收益一般是单作棉花的1-3倍,如棉花//甘蓝,3.5倍 技术: 棉花密度与单作相当、宽窄行种植,在宽行内间作,显蕾前收获 促早熟措施 (一)玉米田间作 应用地区:从东北到西南的玉米种植带地区 模式:玉米间作大豆、马铃薯、菜瓜、甘薯等 效益:生态适应性多方互补,增产10-30% 技术: 行比: 以玉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