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芭茅草与草标
摘要:“芭茅草”是黔东南和湘西地区盛产的一种常绿草本植物。世居于此地的苗族人民(也包括部分侗族)在无文字状态下的习惯法律生活中把它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加以使用。芭茅草是“议榔”立法中自然领袖的权力符号和巫师的法器,芭茅草棍是理老解决纠纷时划定是非的计算符号;用芭茅草结成的各种样式的“草标”具有禁忌与保护私有权、隐私权的作用,从而形成该地独特的习惯法文化符号系统。
关键词:芭茅草;草标;苗族;习惯法,文化符号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8)03-0041-05
文化是人类的符号化思维和行为,而符号的功能就是认知和交往。所谓“认知”就是在认识过程中用某一事物表征对象事物。也就是说,用某一事物作为载体(能指)来把握对象事物的信息,并储存于人的大脑之中。人们的精神交往也是由一系列可感知的符号单元所组成的完整系统。贵州、湖南苗族人民在不断地认识事物及相互的交往中形成了独特的,以一种当地植物为载体的法文化符号体系。黔东南和湘西地区盛产一种常绿草本植物,叫“芭茅草”,其硬度不如竹却强过稻秸,接近芦苇。此地世居的苗族人民在无文字状态下的习惯法律生活中把它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加以使用。不仅体现在民主议事活动中代表“领袖”的权力,也在纠纷解决和案件审理过程中作为双方当事人责任的计算工具。在不同地点用芭茅草打成不同样式的草标,在保护苗族人民的发现权、所有权和隐私权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草标作为习惯法中重要文化符号,在苗族民族传统禁忌和习惯规则的体现上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本文对苗族侗族以芭茅草为载体的法文化符号及草标文化的功能作一初步的探讨。
一、“议榔”立法中自然领袖的权力符号
苗族召开议榔大会制定榔规时,一般先由娄方商定有关内容,然后召开群众大会,由威望最高的娄方手持芭茅草和梭标(代表权力和神威)口头宣布,再由大会通过。在宣布新的榔规之前要口念咒语:“芭茅草已拿到手中,梭标已插在龙背上,完事了就要烧纸钱,说完了把竹筒丢弃,说完道理我们就回家,回到家里去教子女,夫去教妻,个个都要懂,地方没有贼,寨子没有失窃……”娄方还要背诵过去传下来的重要榔规,目的在于说明历史根据。
据传新中国建立前台江县方白村曾经举行过一次议榔活动。议榔地点在村中的一个小山包上,在榔坪中间竖有一长条石,上面无字,寨人称为“议榔石”。议榔时,全村的大人小孩子都齐到议榔坪,由娄方站在石块前,向众人背诵从古已有的榔词,并根据新情况补充一些新的内容。他右手持芭茅草和梭标,背诵一条朝石块戳一下,直到背诵完毕。在背诵到为什么惩罚和如何惩罚时,因戳得太多,那块石块被戳成很多小坑。榔规背诵完毕,杀一头牛在议榔坪上分而食之。几个村寨联合议榔时也同样每户分得一份,以此每家每户都教育家人恪守榔规,不得违犯。
由此可见,苗族在“议榔”立法中,娄方手持芭茅草是头人权力与立法权威的象征。芭茅草的这种神性来源于苗族神话。据苗族古歌《洪水滔天》:远古时期江水滔天,人间一片汪洋,地上的生物几乎都被淹死了,唯一有高山顶上的芭茅草幸免于难,由于山上的芭茅草站得高、看得远,它了解、同情洪水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再加以它叶子两边有锋利锯齿般的物形特征,象征着不容侵犯和威武有力的正义形象,人们自然联想到将它作为驱除邪恶的工具。
芭茅草的神性还体现在苗族生活中的其它仪式上,如黔东南苗族村寨每年冬季举行“扫寨”(也叫洗寨――苗族传统的驱鬼防火仪式)时巫师手拿芭茅草、头戴反三脚架、身上倒披蓑衣、脚穿钉子鞋,为各家主持灭火仪式。在扫寨当天,天亮前人们便在寨子四周的路边插上芭茅草草标(三根捆成一束),其作用,一是避免“火鬼”入寨,二是表示扫寨期间禁止外人入寨,以免外人把“火鬼”带入寨子中,达不到洗寨的目的。
在苗族人看来,芭茅草形如刀子,非常锋利,它能划破皮肤,鲜血直流,让人生畏,认为它有一种不可触摸的灵力,能降服一切妖魔鬼怪,于是将它加以崇拜。因此,芭茅草也就成了巫师较早较原始的镇邪降魔的法器之一。苗族巫师认为,芭茅草能通入神,沟通阴间阳间,用其为病人占卜(草卜)可以解除病痛。因为人生病的原因是阴间某一恶鬼在作恶作祟所致,所以主人根据该恶鬼属于某种类型选择牺牲来作巫事。牺牲供奉给鬼之后,他就不再作恶,病人的病情自然就会好转了。苗族人在家里作巫事时,巫师取一把新采到的芭茅草沾上水,在房间里挥洒,口念驱鬼巫辞,把恶鬼驱除家门。
二、理老解决纠纷时作为划定是非的计算符号
有个别论文曾提到“当村民发生纠纷时,便有理老手持芭茅草来为双方进行调解与处理,从而使双方矛盾得到解决”,至于理老在调解纠纷时使用的芭茅草到底起到什么作用,语焉未详。
据明朝田汝成《炎徼纪闻》载:
“(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Just Gold:只为真女人.doc
- KU SHULAN:A GENIUS OF TRADITIONAL FOLK ART OF PAPE.doc
- Love Tokens of Tibetan Herdsmen.doc
- MANAS AND ACHILLES:A COMPARISON OF Ograve;MANAS Oa.doc
- MANASCHIS:TEACHINGS FROM THE GODS RECEIVED IN A DR.doc
- Manas:The Only Epic Of A Genealogical Character.doc
- Man-like Creatures:Stories and Legends.doc
- Millenary Village.doc
- Minister on Building of the Qinghai-Tibet Railway.doc
- Miracles Shown by Marriage Customs in Sopa Fishing.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