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山水田园诗鉴赏
山水田园诗表达的情感? 幽居初夏(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哀叹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老来孤独寂寞。(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岑参)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 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 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山水田园诗表达的情感? 表现诗人为了微官薄禄而不得不放弃闲适自得的隐居生活的矛盾心情。 热爱自然,钟情山水 厌恶官场,向往隐逸 淡泊宁静,志趣高远 生活闲适,悠然自得 渴望建功,寄情山水 山水田园诗情感归纳 山水田园诗的常用技法主要表现在: 描写、抒情的方法上 常用技法 表达方式: A、叙述 B、议论 C、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动写静、以动衬静、明暗相衬、乐景写哀、哀景写乐/远近、声色结合、五觉(感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结合等。) D、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E、说明 表达技巧(艺术手法) 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1.听觉角度: (一)描写: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①动静结合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的《鸟鸣涧》 ②以动衬静(或以声衬静) 【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了春涧的幽静】 “遥看瀑布挂前川”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化动为静 【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 2.视觉角度: (一)描写: 例如: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① 绘形、绘色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的《山行》 ②角度变化 : 上下、俯仰、高低、远近 【前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 3.细致程度 (一)描写: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①工笔 指对事物注重细部,进行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前堂。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陶渊明《归园田居》 ②白描 指以简洁、质朴的语言,粗线条地勾画景物轮廓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绘景,往往能取得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此诗写的是赏景,刻画十分细微,在“花满蹊”后,再加“千朵万朵”,更添蝶舞莺歌,色彩异常秾丽。】 4.其他方面:虚实结合、正衬反衬等 虚实:景物描写中,“虚”是联想想象之景,如回忆、想象未来或幻想幻觉之景;“实”指当前视听之景。诗歌常用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虚实相济)的手法。 “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就是用想像中美好的仙境】 诗歌中的“虚”常见的有: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2、已逝之景之境。 3、想象的设想的或者未来之境 4、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的诗中,抒情是虚。 4.其他方面:虚实结合、正衬反衬等 衬托:是有主次之分。两者相比较一方为另一方服务从而突出主要一方的手法,它分为正衬与反衬。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梦游天姥吟留别》 【就是用天台之高映衬天姥之高的】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 【就是浓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风光,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景象清新,赏心悦目,却是为反衬下文漂泊的伤感。】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 1、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也叫直抒胸臆。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