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热点专题复习·大国兴衰
热点专题复习·大国兴衰;“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大国崛起》解说词);一、西班牙葡萄牙;回顾一下两个问题:;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都是在西班牙或葡萄牙的资助下完成探险活动的,这主要是因为,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西、葡两国
A.王室大力支持 B.地理位置优越
C.商业资本发达 D.金银需求量大;二、荷兰;三、英国;2、17——18世纪;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英国发展的领先地位是17、18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促成英国这一“领先地位”的因素不包括
A.海外市场的形成 B.垄断组织的出现
C.圈地运动的推进 D.民主制度的确立;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贷款给苏联。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摘自《斯大林选集》);从发展轻工业开始。
殖民掠夺(海外扩张)进行原始积累;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从轻工业到重工业);逐步实现工业化。;结合所学,谈谈英国是如何失去世界霸主地位的?;近代以来,围绕殖民霸权的争夺总是伴随着战争,如西班牙与英国,荷兰与英国,英国与法国,英国与德国,这也被称为“修昔底德陷阱”,即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但英国的世界霸权被美国取代,两国间并未发生战争。;“英国本土小,资源和人口少,虽有庞大的殖民帝国可依托,但终非久远之计,而美国的实力足以迫使英国妥协。英国并非急剧衰落而是渐进式衰落,美国崛起是渐进式崛起,即使从内战后的算起也有80多年。渐进式衰落和渐进式崛起产生了两国实力对比变化的渐进性,有了战略缓冲空间。同时,国内稳定性是国力根本,也是这种决定性和渐进性的内在基础。美国在内战前,国内问题众多,1929年又陷入多年的经济大危机,经过罗斯福新政才重新稳固。”;“在此过程中,英美彼此无法凭武力完全击败对方,留下相对和平的发展空间;彼此市场大,相互需要多,经贸关系密切,又留下广大的经济发展空间。虽然这些因素不是唯一因素,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有缓冲作用。换言之,双方的利益空间多,留下了避免决战的战略回旋余地。”;“长期以来多国争霸的世界格局,为渐进式霸权转移提供了历史机遇。19世纪以来,英国先后受到法、德、俄、日等国的争霸挑战,这不仅大大削弱了英国,且多次掩盖转移了美国争霸矛盾,还使英国必须依靠美国,创造了英美合作机会,有利于美国。英美两国有大西洋阻隔,双方均可借助大洋为安全屏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两国直接冲突的可能性。”;“美国‘取之有道’,没有采取全面攻击大决战的传统争霸方式,而是先在19世纪末取得经济优势,与德国共同消解了英国经济霸权;又在教育科技方面急起直追,消解了英国霸权的重要实力基础;随后是建立海军优势,迫使英国签约承认美英海军力量对等,取得海上霸权;最后是在二战后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夺取了金融霸权。同时,美国利用反对殖民主义的民族解放独立运动,长期瓦解英国殖民霸权。英国不得不‘让之有利’,避免决战毁灭,保存了基本利益,并且多方面利用美国谋利,利益关系相对平衡。”(摘编自吴必康,《英美渐进式霸权转移的历史和理论逻辑》);“渐进式霸权转移的主要特点可归纳为两国矛盾不少而不失控,实力对比是渐变而非剧变,利益关系相对平衡而不绝对失衡,美国野心勃勃却取之有道,英国虽不甘心但终究务实面对,让之有利。”;四、美国;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A.主权在民原则 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 D.各州平等原则;现在几乎达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汉密尔顿);1、“建筑物”:邦联体制。
“结构上的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