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后生变化 煤层形成以后,因河流冲蚀、构造运动、岩浆侵入、喀斯特陷落等地质因素影响而引起煤层形态和厚度的变化。 后生变化包括: 河流冲蚀? 构造运动? 岩浆侵入? 喀斯特陷落 三 、 岩浆活动 瓦斯风化带下界的确定: ① 煤体中所含瓦斯成分≤80%; ② 煤层瓦斯压力 0.15~0.2MPa; ③ 相同条件(温度,压力)下,与上述煤层瓦斯压力 相当的瓦斯含量为: 气煤:1.5~2.0m3/t; 粘结煤:2.0~2.5 m3/t; 瘦煤:2.5~3.0 m3/t; 贫煤:3.0~4.0 m3/t; 无烟煤:5.0~7.0 m3/t ④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2 m3/t。 1、影响瓦斯含量的地质因素 1)煤的变质程度:随着变质程度的升高,煤层吸附瓦斯能力加强。 2)围岩与煤层渗透性:煤层瓦斯运移、排放与围岩和煤层的渗透性呈正相关。 3)地质构造:断层、褶曲对瓦斯含量因其性质不同而产生不同影响。 4)地下水:地下水活动区瓦斯含量降低。 5)煤田暴露程度 暴露式煤田,瓦斯排放容易; 隐伏式煤田,不利于瓦斯排放。 6)煤田埋藏深度:瓦斯含量随埋深增大而增加。 3)矿区基底起伏与褶皱构造 基底隆起区比相邻沉陷区地温高,地温梯度大; 背斜部位比相邻向斜部位地温高,地温梯度大。 4)深大断裂 深大断裂接近或通达上地幔,是深部炽热物质上升的通道。 5)地下水 地下水活动区:带走岩石热量,形成低温异常区。 大型自流盆地:地下水长期停滞,循环弱,水岩热交换达到平衡,形成中常温度区。 深循环热水上升区:浅层或地表水与深部热水循环交替,成为承压高温热水,形成高温异常区。 6)局部热源影响:岩浆侵入体的余热、放射性元素的衰变热、硫化矿床的氧化热等。 7)人为影响:井下机电设备产生热量,通风强度不够等。 2、 矿井地热预测图件: 煤层底板等温线图 (二)地 压 1、矿山压力及其成因 1)矿山压力:因采掘工程影响,在采空区围岩内形成的一种促使围岩向采空区运动的力。 2)成因:上覆岩层的重力作用、地质构造残余应力的水平作用。 2、影响矿山压力的地质因素 1)煤、岩层的物理力学性质:煤层顶底板裂隙、含水层、岩层组合 2)地质构造:断裂交叉点及两端和转弯处、断层倾向转折处、褶曲核翼交界处、逆冲和逆掩断层的上盘等。 3)水文地质条件:岩石吸水性及其变形、地下水水位、含水层等。 4)瓦斯:煤与瓦斯突出是冲击压力的一种表现,它与煤层埋深、煤厚、煤质、顶底板及其地质构造、地下水有关。 第二节 地质报告及地质说明书 主要内容: 一、 地质报告 二、 地质说明书 (一) 岩浆侵入对煤层生产的影响 1、对煤质的影响 (1)岩墙 影响两侧煤层 岩床 影响范围大 (2)侵入体大小 (3)基性侵入岩比酸性侵入岩影响大(辉绿岩闪长岩石英斑岩) (4)热力变质带(由近至远为天然焦、高变质煤、低变质煤、正常煤) 2、对煤矿生产的影响 (1)减少煤炭储量,缩短矿井服务年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