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邮政投递员先进事迹 .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县邮政投递员先进事迹

县邮政投递员先进事迹汗洒邮路献真情诚信服务千万家——记龙门县邮政局投递员林鸿志先进事迹  “您好!这是您的供电帐单”!“您好!这是您的报刊,请您签收”。“大爷,给您订报纸来了”。这样的声音,每天源源不断的穿过时空,回响在龙门县沙迳镇人民的耳畔,及时方便地传递着一个又一个信息和问候。沙迳镇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位穿着绿色制服、皮肤黝黑、面容和善的中年男子,骑着摩托车,两边的邮包装得鼓鼓的。他就是龙门县沙迳邮政支局乡邮投递员林鸿志。  投递员曾被公认为全市邮政系统最光荣然而又是最苦最累的岗位,一直是既被人尊重又被人看轻的行当,工作的艰苦,世俗的偏见,使得多少青年人望而却步。对邮递员工作的光荣与艰辛,林鸿志自小就从每天从自己家门口经过的邮递员叔叔那里有了初步感受。但究竟怎么样,是他踏进邮政大门才体验到的。投递工具就是摩托车,不管是风吹烈日还是严寒酷暑,天天下来,总是累得头重脚轻,腿象灌了铅一样的沉重,即便是这样,一旦遇有特快或大批量的帐单时,又要马上出发,甚至顾不得疲惫和饥饿再次踏上投递的邮路。在踏进邮政大门时,一个好心的阿姨曾焦虑的告诉过他,投递是个苦差使,一年四季都要在外跑,不管刮风下雨,道路艰难,都得准时出发,辛苦也许会伴你一生。面对那个阿姨的疑虑,林鸿志平静地说:既然单位组织上要我做这个工作,那就是对我的信任,弯弯曲曲的邮路就像人生之路一样,充满了快乐与欢笑,虽说投递工作既辛苦又繁重,但是无怨无悔。我将义无反顾,这同样是锻炼人的机会。  林鸿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自XX年参加邮政投递工作以来,他每天坚持提前30分钟到岗,做好班前准备工作,对用户提出的意见进行逐一整改,并将整改的结果及时反馈给用户,然后抽出10分钟学习各项投递知识,以便能熟练的解答出用户询问的各种用邮情况。他以超出常人几倍的时间和精力刻苦学习投递业务知识。路远的、疑难的、用户投诉的,林鸿志都自告奋勇地抢在前面接受任务。酷暑难当的大热天,汗水沾湿了衣襟,口渴难忍,头晕打转他不言语;数九寒天,冷得人牙直打颤,他不怕冷;感冒发烧38.5℃,他把诊断书往口袋一揣,象常人一样挺着干,他不作声;有时一天干上九、十个小时,浑身象有使不完的劲,他不叫累。在沙迳支局里,他处处为人着想,从无怨言,虚心向同事学习,工作勤勤恳恳,一丝不苟,遵守交通规则,保证车辆安全,爱护公物,勤俭节约,出班前坚持清洗摩托车,归班后及时对摩托车进行检查和保养。四年来从未出现过因为车辆的故障而影响邮件投递,并在确保车况良好的前提下努力提高车辆的使用率。在他出班前你会看到他邮包里的矿泉水瓶,也许你会认为这是他喝水用的,那你就弄错了,这瓶里的水是他用来擦邮件信箱的,在他投递的片区内,他每天都会把投递的邮件信箱擦上一遍。用他的话说:“这是邮政形象,这是邮政品牌。”  功夫不负有心人,林鸿志的勤学苦练和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赢得了同事们的啧啧称赞,夸他“是棵好苗子”,不少工作经验丰富的同事们把自己多年积累的传统经验主动教给他。每年的高考录取通知单的投递是最难的一关,有地址错误的、有挂靠地址的、有用的是租房用户地址的。林鸿志跟着其他投递前辈学诀窍,练门道,别人都下班了,他还在为找一个考生而在串户打听。他有一股钻劲,又有一股“傻劲”,吃饭时想,睡觉时想,睡梦中还在想。林鸿志学业务不仅学同事的传统技术,还注意从理论上提高自己。有一次,局里派他和几个投递支局的人到兄弟邮局学习,他得知该局编了一本内部教材《投递业务基础》,便软缠硬磨地要了回来,如饥似渴,废寝忘食地啃。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他的业务水平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有很多疑难问题他都有办法解决。同事们以及与他一同进单位的同志们都向他投来羡慕的眼光。但另一方面林鸿志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组织的信任,同志们的关怀,坚定了他一个心眼扑在投递岗位上的信心和决心。然而他总是感到自己做得很不够,和局里其他许多先进同志比,只是尽了微薄之力,我一定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辜负组织上的信任。在他负责的投递片区里,有不少用户都是离退休职工,他们每天都在等待着报刊,盼望着远方的来信,他仿佛看到了老年人们那双期待的眼神。那上面上寄托着他们丰收的希望、牵挂着升学的风帆、寄予着望子成龙的慈母之爱……为了使他们能及时看到报刊,阅读到信件,他就把所有的离退休老人的地址按路线顺序排列一遍,按照规定可以装置一个单元式信箱放在门口就行了,这样既方便投递,也节约投递时间,提高投递速度。但他却不是这样想,他想到老人们的身体状况,便采取了上楼投递的方式,这是因为他的心里只认准了一条“一封信、一颗心,一份报纸见真情”。老人们的信件比较多,有的老人眼睛不好。林鸿志就经常帮他们读信件、写信、发信、缴电话费、帮他们取款或存款。这些小事都不用说了,有时还帮老人们买粮买煤气,老人们对他特别放心。林鸿志的真情赢得了广大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