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运动损伤与防治(卢铁元)PPT.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少年运动损伤与防治(卢铁元)PPT

第二篇 常见青少年运动损伤 一、抽筋(肌肉痉挛) 抽筋原因 肌肉过度收缩 肌肉过度疲劳 电解质不平衡 环境或肌肉温度变化过大 局部循环不良 精神压力过大或太过紧张 其他生理或病理因素 抽筋后的处置 肌肉适度伸展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适度给予药物治疗或电疗 局部保暖 抽筋的预防 运动量避免突然地增加。 运动前、中、后补充足量的水分和电解质。 日常生活在饮食中足够摄取矿物质和电解质。 运动前充足的热身和伸展运动。 运动后适当的保温以避免肌肉温度陡降。 避免紧张的情绪。 二、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崴脚) 1、病因及机制 运动中由于场地不平、身体疲劳或跳起落地时身体失去平衡等,致使踝关节发生内翻或外翻,使外侧或内侧副韧带受到过度牵扯,部分或完全断裂。 2、症状及体征 踝关节内侧或外侧疼痛;局部肿胀,严重或局部出现皮下淤血;关节活动受限,出现跛行;伤部有明显压痛。 3、处理 (1)包扎 步骤如下:先在踝关节伸侧中部至足根部环形包扎2周,经踝关节伸侧绕至足跟后侧,再反折向上绕至踝关节伸侧,同样经踝关节伸侧绕至足跟前侧,再反折向上绕至踝关节伸侧,如此反复,呈“8”字连续在足跟前后包扎,每圈与前一圈重叠2/3,最后在踝部环形包扎2圈,末端胶布固定。 (2)按摩 治疗原则: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手法:揉法、滚法、拔伸法、摇法、扳法、擦法等。 取穴与部位: 外侧副韧带:阳陵泉、足三里、丘墟、解溪、申脉、金门等穴及外踝部。 内侧副韧带:商丘、照海、太溪及内踝部。 操作步骤 1、外侧副韧带 a. 沿小腿外侧至踝外侧用滚法或按揉法上下往返治疗,手法宜轻揉。配合按揉足三里,阳陵泉。 b. 用鱼际或掌根先在损伤周围按揉,待疼痛缓解后再在伤处按揉,手法宜轻揉。 c. 用拇指在按揉丘墟、解溪、申脉、金门等穴。 d. 施拔伸摇法,术者以一手托住患足跟部,另一手握住其足趾部做牵引拔伸,同时轻轻摇动关节,并配合逐渐向内翻牵拉,然后再做足部外翻动作,重复3-5次。 e. 在损伤局部施擦法,以透热为度,然后用推抹法自上而下理顺筋肌。局部可加湿热敷。 2、内侧副韧带 a. 患者侧卧位,健肢屈曲,患肢伸直,自小腿下端经内踝足弓部施按揉法或滚法上下往返操作。重点在内踝下方,手法宜轻柔。 b. 在内踝下用掌根或鱼际揉法,配合按揉商丘、照海、太溪等穴。 c. 施拔伸法摇法。术者以一手托住患足跟部,另一手握住其足趾部做牵引拔伸,在拔伸同时轻轻摇动踝关节,并配合足部逐渐向外翻牵拉,然后再做足部内翻动作。 d. 在损伤局部施擦法,以透热为度,然后用揉抹法自上而下理顺筋肌,局部可加用湿热敷。 注意事项 急性损伤,即刻用冰敷止血。推拿应视出血程度在伤后24-48小时才能进行。 急性期足宜固定,用弹性绷带包扎固定1-2周,内侧副韧带损伤者应内翻位固定,外侧副韧带损伤者应外翻固定,以减少损伤韧带的张力,有利于韧带的修复。 恢复期加强功能锻炼,避免重复损伤。 预防 做好准备活动 加强运动场地的保养 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 加强踝足部肌肉力量训练 提高踝关节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三、胫骨疲劳性骨膜炎 1、发病原因 多因训练方法不当,足尖用力跑跳过多,场地太硬,动作不正确,落地缓冲不够等造成肌肉不断牵拉骨膜,骨膜与骨质的正常结构遭到破坏,或因身体重力和支撑面相互反作用于小腿骨,产生应力性改变致伤 2、症状 疼痛:轻者在训练后局部出现疼痛,由以大运动量训练后疼痛加剧,重者行走或不运动时疼痛。个别夜间痛,多为隐痛?、牵扯痛,严重的有刺痛或烧着痛。 肿胀:局部软组织有轻度凹陷水肿。 压痛: 在骨膜上能摸到压痛点。 后蹬痛:胫骨骨膜炎患者有后蹬痛。 局部烧热:早期可有皮肤发红 处之有轻度烧热感。 3、处理 早期症状较轻的病人,无需特殊治疗,用弹力绷带裹扎小腿,减少下肢运动,休息时抬高患肢,大多数患者都可痊愈。经常疼痛或运动后疼痛较重的病人,应休息并用弹力绷带裹扎小腿,抬高患肢,可配合中药外敷、按摩、针灸、碘离子透入等。治愈后重新参加训练时,运动负荷要逐渐增加,以免再发。 4、预防 要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注意改进训练方法,避免局部负荷过度,尤其是初参加训练的青少年,更不要过于集中地进行跨步跑、后蹬跑、高抬腿跑或跳跃练习等;正确掌握跑跳技术,注意动作的放松和落地的缓冲;要避免在过硬的场地上进行跑跳练习;做好准备活动;防止运动后受凉以及采用热敷或热水浴、按摩等方法及时消除小腿肌肉疲劳。 穴位按摩:取坐位姿势,由下至上、由轻至重两腿交替进行。每天20分钟。选取承山、昆仑、足三里、阳陵泉、太溪等穴位。重点在小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