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居住区规划(new)PPT
* 周边式 特点: 室外场地集中。空间完整,封闭性好 安静、安全 寒冷地区有利挡风 相当多居室朝向不好 不能适应地形变化 不利于抗震 混合式 自由式 * 居住建筑群体组合与日照、朝向、通风和噪声的防治 (1)日照 D H D≈ (1-1.2)H D * (2)朝向 地区 最佳朝向 适宜朝向 不宜朝向 北京 南偏东30°以内 南偏西30°以内 南偏东45°范围内 南偏西45°范围内 北偏西30°~60° 上海 南至南偏东15° 南偏东30°至南偏西15° 北、西北 乌鲁木齐 南偏东40°南偏西30° 东南、东、西 北、西北 成都 南偏东45°至南偏西15° 南偏东45°至东偏北30° 西、北 昆明 南偏东25°~56° 东至南至西 北 偏东35°至北偏西35° 厦门 南偏东5°~10° 南偏东22°30‘至南偏西10° 南 偏西25°至西偏北30° 重庆 南、南偏东10° 南偏东15°至南偏西5°,北 东、西 青岛 南、南偏东5°~15° 南偏东15°至南偏西15° 西、北 哈尔滨 南偏东15°~20° 南至南偏东15°至南偏西15° 西、西北、北 南京 南偏东15° 南偏东25°至南偏西10° 西、北 武汉 南偏西15° 南偏东15° 西、西北 我国部分地区建筑朝向 * (3)通风 建筑的高度、进深、长度、外形、迎风位 建筑群体的间距、排列组合方式、迎风方位 住宅区的合理选址及道路、绿地、水面的合理布局 * (4)噪声的防治 交通噪声 人群活动噪声 工业生产噪声 * 二、公共设施布置 (一)公共设施的分类 按使用性质: 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行政管理和市政公用设施 按使用频率: (一)日常或经常使用项目:幼托、小学、中学、文化活动站、粮油站、供煤(气)站、菜店、综合副食店、早点或小吃店、理发店、储蓄所等。 (二)必需的非经常性使用项目:门诊所、文化活动中心、饭馆、百货商店等 * (二)公共服务设施定额指标 千人指标 * (三)公共设施规划布置的要求和方式 规划布置的要求 合理的服务半径 居住区级:800-1000m 小区级:400-500m 组团级:150-200m 设于交通比较方便,人流集中地段 独立的工矿居住区或地处市郊的居住区,考虑附近地区的使用方便 利用公共设施本身的特点组成富有个性的各级公共中心 * 规划布置方式 商业服务设施 教育设施 文化运动设施 医护设施 社区管理设施 居 住 区 级(一级) 超市 饭店 百货 食品 菜市场 储蓄所 银行 理发 邮电局 药店 书店 旅馆 修理等 中 学 文化馆 俱乐部 运动场 医院 门诊所 物业管理 派出所 街道办事处 市政管理所 绿化环卫所 工商税务 居住小区级(二级) 小吃 菜市场 理发 百货 副食 储蓄所 邮电所等 小学 幼儿园 社区活动中心 文化活动站 门诊所 物业管理 居住组团级 (三级) 小吃 托儿所 文化站 卫生站 居委会 分级 分类 * 三、道路停车设计 (一)居住区道路的分级和基本要求 居住区道路的分级 (1)居住区级道路:道路红线宽度20-30M,一块板;人行道:2~4M (2)居住小区级道路:道路红线14M或10M,车行道6~9M;人行道:1.5M~2M (3)住宅组团级道路:道路红线10M或8M,车行道3~5M;人行道:1.5M~2M (4)宅前宅后小路:宽度不小于2.5M,高层不应小于3.5M * 居住区道路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居住区内部道路主要为本居住区服务。 道路的走向要便于职工上下班,尽量减少反向交通。 应充分利用和结合地形,结合自然分水线和汇水线,以利雨水排除。 进行旧居住区改建时,充分利用原有道路。 车行道一般应通至住宅建筑的入口处,建筑物外墙与人行道边缘的距离应不小于1.5m,与车行道边缘的距离不小于3m。 * 尽端式道路长度不宜超过120m,在尽端处设回车场。 如车道宽度为单车道时,则每隔150m左右设置车辆互让处。 道路宽度应考虑工程管线的合理敷设。 道路的线形、断面应与整个居住区规划结构和建筑群体的布置有机结合。 应考虑为残疾人设计无障碍通道。 * (二)居住区道路系统的基本形式 人车分行 “人车分行”的交通组织方式是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提出的,并首先在纽约郊区的雷德朋(Radbrun)居住区中实施。 车流 * 人车混行 人车混行的交通组织方式是指机动车交通和人行交通共同使用一套路网,具体地说就是机动车和行人在同一道路断面中通行。 人车局部分行 * (三)居住区停车系统的规划设计 自行车存车设施的规划 小汽车停车设施的规划 别墅为1~1.3泊位/户 小康型住宅为0.3~0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