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总复习__明清时期的经济
* 第二节 明清时期的经济 第六单元 明清时期 一、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1.出现水力风车 2.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传入 3.棉花、烟草等经济作物增加 4.粮食大量流入市场,农产品商品化 二、手工业发展的新高度 1.制瓷业的兴盛 明宣德青花瓷 清同治官窑款花鸟粉彩瓷罐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乾隆白地珐琅彩西洋仕女瓶 珐琅彩是瓷器装饰手法之一,源于画珐琅技法,使用珐琅彩装饰手法的瓷器也常简称为珐琅彩。 二、手工业发展的新高度 1.制瓷业的兴盛 (1)品种多样,技艺高超 (2)景德镇瓷都 公元1405年 (明永乐三年)开始,郑和七次下西洋,携带了大量瓷器,特别是景德镇瓷器,促进了中国陶瓷远销海外,扩大了中国陶瓷的声誉,也极大地推动了景德镇的陶瓷国际贸易 (3)陶瓷对外贸易的发展 2.丝织业的发展 明清时,南方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 著名的丝织业中心:苏州、杭州、南京 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百数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飨飧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蒋以化《西台漫记》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二、手工业发展的新高度 1.制瓷业的兴盛 2.民营手工业的后来居上 (1)产量、技艺的提高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明朝中后期,江浙一带(如苏州、松江)的丝织业出现了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的“机工”和以生产丝绸获取利润的“机户”,即早期雇佣工人与资本家。“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标志着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形成,也就表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了. 机户 机工 出资 出力 资本主义 生产关系 机房 (早期资本家)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早期的工人) 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商品经济活跃 手工业 发展的新高度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背景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资金匮乏 地主商人购房置地 市场狭小 重农抑商政策:限制发展征收重税 海禁闭关政策:限制海外贸易 小农经济阻碍: 君主专制制度的严重阻碍 农民贫困无力购买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束缚自由劳动力 二、手工业发展的新高度 1.制瓷业的兴盛 2.民营手工业的后来居上 (1)产量、技艺的提高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出现: 特点: 状态: 影响: 缓慢发展的原因: 3.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见西城指导) 三、商业的新发展 二、手工业发展的新高度 一、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徽商 明朝中后期国内市场示意图 手 手 米 米 棉 茶 马 晋商 三、商业的新发展 二、手工业发展的新高度 1.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 重义轻利的儒家文化和农耕经济的主流使得市场经济之花迟迟难以萌发。可事实上,人类社会一直就未曾离开过商人的活动。 商帮大体上崛起于明清时期。在明清之际曾引发了一场“商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相继崛起了十大商帮。其中,晋商、徽商、潮商为势力最大,影响最远的三大商帮。 大多数的晋商就是从杀虎口发家的,杀虎口成为晋中商人经营商贸和发财的一个跳板,所以杀虎口也被称为“晋商的摇篮“ 2.商帮的兴起——中国古代商业组织形式的发展 一、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三、商业的新发展 二、手工业发展的新高度 1.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 2.商帮的兴起——中国古代商业组织形式的发展 3.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4.白银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 一、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5.出现票号 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清·陶煦《租核·推原》 材料反应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什么思想? 三、商业的新发展 二、手工业发展的新高度 四、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 (1)表现: (2)评价: 2.海禁与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一、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永乐二年,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 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 问题:明朝时期为什么要颁布海禁政策? 明成祖 明清时期的禁海政策 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十四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纪》 顺治帝 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马克思 天朝物产丰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八代雅阁原车音响升级操作指导书.pdf VIP
- 动物疫病防治技术 动物疫病防治技术 4能力单元四 猪的传染病 4-2 猪链球菌病.ppt VIP
- 自然人独资股权转让协议.docx VIP
- 小学生活垃圾归类课件PPT.pptx VIP
- 化学品安全培训内容.pptx VIP
- 视器-眼-人体解剖学ppt课件-感觉器官.pptx VIP
- 静配中心PIVAS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设备的保养及维护.pptx VIP
- 义务教育版(2024)七年级全一册信息科技 第6课 数字身份辨设备 课件.pptx VIP
- 第9课《天上有颗“南仁东星”》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菜点酒水知识试卷.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