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母语高等教育.ppt

  1. 1、本文档共1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语文:母语高等教育

全国高校“大学语文” 师资网络培训 2008年7月29日-31日 “大学语文”之于 “母语高等教育” 南开大学 李瑞山 参考文章 母语高等教育:从危机到转机(陈洪、李瑞山),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第3、4期 母语高等教育意义论要 (李瑞山),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大学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学术笔谈专栏 论大学语文的课程方向与内容构建(李瑞山) ,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第6期 1、“母语高等教育”: 课程本质 “母语高等教育”的概念,并非夸大其词、自高位置,而意在揭示和凸显“大学语文”这一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属性 应充分体认其精神实质,进一步从根本上提升对大学语文课程及其相关教育教学活动本质意义的认识 此一认识转换,将一门技能训练或文学欣赏课程,提升至民族文化认同的高度 多年来的缺失,多源于此 “棋盘”——“棋子”——举“棋”不定 教育理念——根本缺位、时冷时热 课程性质——定位模糊、忽高忽低 课程目标——若明若暗、左右摇摆 教学内容——畸轻畸重、准的无依 师生关系——我讲你听、耳提面命 教学手段——因循守旧、少所进取 名称之变,体现内涵不同 “大一国文”[民国时期,预科] “大学国文”[民国时期,通修] “大学语文”[1950/1980年代] “中国语文”[2006:《纲要》] 涵义之不同 “语文”:适用于各个民族国家 “国文”:民族国家意识的象征 “母语”:民族文化认同的表现 过 程 一九八〇年代重新开设 名称基本固定:大学语文 时断时续二十多年 2006年9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2006年11月4 日 教指委: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常德] 《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 2007年3月12日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教育部司局函” ([2007]38号) 下达《关于转发〈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的通知》 要求各地教委和教育部直属高校结合本地区、学校实际,认真做好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 东风劲吹 反求诸己 关节点 攸关课程根本 长期困扰 优先解决 自信心、立足点 焕发生机,增加活力 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2、“母语高等教育”: 体悟认知 思考问题的基点 母语性质 母语特点 母语现状 母语教育 何谓“母语”?“母语”何为? 什么是“母语”? 什么是“母语”的力量? 我们每天耳听口说眼看手写的母语,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人乡音难改,原因何在? 人在他乡异国,母语的根扎于何处? 中华子孙如何在母语中生存? 参考《语文素养高级读本》 李瑞山编撰 2006年8月出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2007年精品教材 陈原:母语 母语(英语Mother Tongue):晚近语言教育[语言习得]学的重要因素 简而言之,孩子自出娘胎,在父母身边最初学到的口语,就是母语 母语的力量:人在说母语的语境中长大,听惯了大人们如何整句整句地说话,本能地说出符合成人说话习惯的话 发生学意义上的“母语” 语言习得中一种有趣味的现象 母语在个体身上形成能力的过程,对于研究语言的形成、语言习得,均有启示意义 一个人的母语可以是民族共同语,也可能是某一方言 一个人的母语与其种族、民族,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但也可能并无联系,全看其呀呀学语之际生活于哪种环境之中 作家言 古巴何塞·马蒂:母语就是那种我从小学会使用的语言 杨绛:中国语言是我们喝奶时喝下去的 钱锺书: 人在两种情况下会不自觉地使用方言乡音——吟读旧诗与临终呓语 一位海外的中国诗人说:每当他看到“碧海、沧桑、江湖”这些汉语独有的词汇时,都会莫名的激动,甚至落泪 陈洪金散文:母语 滇西北众多的民族众多的语言中母语的形成过程 母语,既是对个体而言,也同样适用于一个民族,或者一个“语言共同体” 隐约道出地处边远的族群面对复杂的语言环境时,坚守、寻求与融合、蜕变的心路历程 “母语古老。母语辉煌。” 梁小斌诗:母语 我用我们民族的母语写诗  母语中出现土地、森林  和最简单的火  有些字令我感动  但我读不出声 我是一个见过两块大陆   和两种文字相互碰撞的诗人   为了找水   我曾经忘却了我留在沙滩上的   那些图案   母语河流中的扬子鳄   不会拖走它岸边的孩子 如今,我重新指向那些象形文字 我还在沙滩上画出水在潺潺流动的模样 我不用到另一块大陆去寻找点滴  还有太阳 名句 我是活在我们民族母语中的 一个象形文字 我活着 我写诗 解读 在更深的意义上体认到,“我”命定生活于母语之中,甚至也可以说,“我”本身就“是活在我们民族母语中的/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