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谢谢临床应用用量用法水煎服包煎或入丸散本品生用降气止呕化饮行水力强蜜炙祛痰平喘为好注意事项阴虚劳嗽风热燥咳及脾虚大便溏泻者禁服前胡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或紫花前胡的干燥根性味苦辛微寒归经肺功效散风清热降气化痰降气化痰用于肺气上逆之咳嗽痰黄粘稠肺热壅盛之咳嗽痰黄而稠可配白前枳壳杏仁桑皮贝母等药如前胡饮风寒咳嗽咳痰可与杏仁桔梗苏叶同用如杏苏散痰湿蕴肺之咳嗽咳痰胸闷气促喉中哮鸣可与厚朴苏子肉桂半夏等药配伍达温化湿痰止咳平喘之效枳壳对胃肠平滑肌呈双向作用既可兴奋胃肠道平滑肌使其收缩加强蠕动加快又可降低胃肠
谢 谢 临床应用 【用量用法】5~10g;水煎服(包煎),或 入丸、散。本品生用降气止呕,化饮行水力 强;蜜炙祛痰平喘为好。 【注意事项】阴虚劳嗽、风热燥咳及脾虚大 便溏泻者禁服。 前胡 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或紫花前胡的干 燥根。 【性味】苦、辛,微寒。 【归经】 肺。 【功效】散风清热, 降气化痰。 2.降气化痰:用于肺气上逆之咳嗽,痰黄粘 稠。肺热壅盛之咳嗽痰黄而稠,可配白前、 枳壳、杏仁、桑皮、贝母等药,如前胡饮。 风寒咳嗽咳痰,可与杏仁、桔梗、苏叶同用 如杏苏散。痰湿蕴肺之咳嗽咳痰,胸闷气促 喉中哮鸣。可与厚朴、苏子、肉桂、半夏等 药配伍达温化湿痰,止咳平喘之效。 枳壳对胃肠平滑肌呈双向作用。既可兴奋胃肠 道平滑肌,使其收缩加强,蠕动加快,又可降 低胃肠平滑肌张力,减缓蠕动。此外,枳实在 高浓度时抑制肠平滑肌,低浓度时则在短暂抑 制后出现兴奋作用。 有效成分对羟福林、N-甲基酪胺显著增强多种 心肌收缩性和泵血功能的指标。N-甲基酪胺可 显著增加冠脉流量,降低冠脉阻力指数,增强 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另外,单用本品或与 黄芪、升麻、党参等同用可治疗胃下垂、子宫 下垂等。 【用量用法】3~10g;水煎服;或入丸、散。 破气化痰宜生用;散积消痞宜炒用。 【注意事项】脾胃虚弱及孕妇慎服。 此外,木香还用于补益剂中,行气健脾,有助 于补药吸收,又能减轻补药腻滞,如归脾汤。 【用量用法】3~10g,水煎服;或入丸、散。 生用专于行气止痛,煨用温中止泻力强,用于 泄泻、痢疾。 【注意事项】阴虚津亏火旺者慎服。 挥发油有轻度雌激素样活性,对多种动物 子宫有抑制作用。 【用量用法】5~10g,水煎服;或入丸、散。 生用专于解表止痛,醋炒专于消积止痛,酒炒 专于通络止痛,炒炭专于止血。外用:适量, 研末敷。 【注意事项】①血虚气弱者不宜单用。②阴虚 血热者忌用。 谢 谢 总碱中以延胡索乙素、丑素、甲素的镇 痛作用为明显。能扩张小鼠冠脉,增加冠脉 血流量,对心肌坏死有保护作用。 【用量用法】6~9g,水煎服;或每次1.5~ 3g,研末吞服。 2.利水消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有化瘀 利尿消肿之功,对水瘀互结之水肿尤宜。可单 用,也可配泽兰、白茅根等药。 【用量用法】10~30g,水煎服,或熬膏,或 入丸剂。 【注意事项】①孕妇忌服。 ②血虚无瘀者应慎用。 三七止血活性成分为三七氨酸。三七止血作 用主要通过增加血小板数量、增强血小板功 能实现。还与收缩局部血管、增加血液中凝 血酶含量有关。三七氨酸加热易被破坏,故 三七止血宜生用。三七具有活血散瘀功效, 能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有效成分是 三七皂苷,主要是人参三醇苷 Rg1。三七抗 血栓形成作用环节包括了抗血小板聚集、抗 凝血酶和促进纤维蛋白溶解过程。能增加心 脏冠脉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脏微 循环,促进梗塞区侧枝循环形成。 谢 谢 现代常用于冠心病、高脂血症及高血压病等, 大剂量生品单用,或配其它药均有效,如脉安 冲剂、玉楂冲剂等。 【用量用法】5~10g,单用可至30g,水煎服 【注意事项】胃酸过多,胃、十二指肠溃疡, 龋齿患者及孕妇慎服。 谢 谢 谢 谢 谢 谢 一、清热泻火药 石膏 知母 栀子 决明子 谷精草 常用中药 石膏 为含水硫酸钙的矿石。 【性味】辛、甘,大寒。 【归经】肺、胃。 【功效】清热泻火, 清肺胃热, 生肌敛疮。 临床应用 1.清热泻火:用于热在气分证。可见壮热,烦渴,大汗,脉洪大。常与知母同用,以增强清热泻火作用,如白虎汤。煅石膏能抑制发热时过度兴奋的体温调节中枢,有强而快的解热作用。 2.清胃热:用于胃火上炎所致之口渴,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症。常与生地、牛膝、知母同用,如玉女煎。 3.清肺热:用于肺热咳喘。常与麻黄、杏仁同用,以增强清宣肺热与平喘的作用,如麻杏石甘汤。 4.生肌敛疮:用于疮疡溃后不敛,水火烫伤等可单味或与青黛、黄柏配伍外用。 【用量用法】15~60g,水煎服,入汤剂宜打碎 先煎;外用适量,宜煅石膏。 【注意事项】本药为大寒之品,脾胃虚寒、阴 虚内热者忌用。 临床应用 知母 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知母的根茎。 【性味】苦、甘,寒。 【归经】肺、胃、肾。 【功效】清热泻火, 滋阴润燥。 临床应用 1.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用于:①气分实热证。常与生石膏等同用,如白虎汤。②肺热咳嗽,阴虚燥咳。本品既能泻火,又能滋阴常与贝母同用,如二母散。③胃热口渴及消渴证
文档评论(0)